一九五八年,中国爆发了一场反教条主义斗争。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其中就包括将军、历史学家粟裕。陈毅曾在那次会议上批评过粟裕,并直截了当地指出粟裕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他说,粟裕一向反对领袖,甚至到苏联告过状。正是由于这样的言论,很多人都以为陈毅和粟裕意见相左,不合了。这是真的吗?
为何陈毅说粟裕总是反对领袖?这得从一九四六年说起。陈毅在一九四六年和粟裕发生了冲突,到底是因为什么?同年六月,蒋介石向中国各解放区发动侵略,毛主席作出了全党抗击敌人侵略的重大决定,即“南线突击”。但是,在实施该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争论。陈毅赞成毛主席的观点,而粟裕却不赞成。他主张华中的主力不要太早向淮南发动攻击,而要保持苏中的优势。陈毅不赞成粟裕的意见,但是毛主席对此很认真。毛主席要两人再进一步探讨一下,以便取得一致意见。
在这一年七月,粟裕提议将第五野战军调往苏中作战。不过,陈毅并没有同意,他让粟裕立刻把大军向西推进。这一决策引起了粟裕的愤慨。最后还是毛主席站出来,把事情给摆平了。毛主席主张粟裕在苏中作战,不管输赢,都要重新向西面作战。如此,一方面可以安定苏中民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平息军队中的怨气。结果,粟裕的判断是正确的。陈毅的军队曾多次在淮北作战,结果惨遭挫败。而粟裕却始终在华北取得胜利。1945年8月13日,陈毅致电粟裕,表示可以在这里进行战斗,没有必要继续向西转移。于是,双方达成了共识。
可是陈毅又怎样看待粟裕呢?当然不是,他们俩都是就事论事,那么,陈毅为何要在一九五八年率先对粟裕进行炮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按照粟裕的助理鞠开的记忆,事实上,彭德怀曾经和陈毅进行过一次交谈,陈毅觉得有必要对粟裕进行批判。然而,在粟裕进行第九次检讨的时候,陈毅率先拍手同意了。陈毅很清楚,粟裕只是犯了一个错误,而不是故意的。再者说,陈毅与粟裕还结为儿女亲家,要是闹出了点小冲突,那就更谈不上亲家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毅其实是在保护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