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红军时期的主力部队各自都有自己明确的山头派系,但是却有一支红军主力部队不光派系不明显,而且这支部队与红军三大方面军都有极其根深的联系,这就是鄂东南的红八军。
鄂东南的红八军是红军早期十大个王牌军之一,当时十大王牌军分别是:徐向前的红一军,贺龙的红二军,黄公略的红三军,朱德与毛主席的红四军,彭德怀的红五军,周逸群的红六军,张云逸的红七军,李灿与程子华的红八军,鄂北的红九军及方志敏的红十军。
红八军的主要来源分为两个部分:井岗山袁文才与王佐的部队与大冶兵暴程子华的部队。
井岗山袁文才与王佐的部队袁文才与王佐原本是江西井岗山地区的客家人武装力量,井岗山是他们地盘。后来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岗山地区,袁文才与王佐加入了毛主席的红军部队。
井岗山会师后合编红四军,红四军有四个主力团:第28团(南昌起义的部队),第29团(湘南起义的部队),第31团(秋收起义的部队),第32团(袁文才与王佐的部队),
红四军虽然组建成军,但是朱德与毛主席还是各自指挥自己的部队,第28团与第29团隶属于红10师,朱德兼任师长。第31团与第32团隶属于红11师,毛主席兼任师长。袁文才担任第32团团长,王佐担任32团副团长,何长工担任第32团党代表。
1928年12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彭德怀担任红四军副军长,部队被改编为红四军第30团。由于国民党军队对井岗山围剿,朱德与毛主席率领红四军三个团(第28团,第29团,第30团)外线作战,彭德怀的红30团与袁文才的红32团留守。红30团改编为红四军第四纵队,红32团改编为红四军第五纵队。
井冈山失守后,彭德怀率领红30团与红32团转入赣南寻找红四军,后来彭德怀与黄公略率领的红五军部队合编为红五军,红32团改称为红五军第五纵队,王佐担任第五纵队司令,李灿担任副司令,何长工担任党代表。
1930年2月,袁文才与王佐因为当地的土客之争被彭德怀错杀,李灿转任红五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因为担心袁文才与王佐的部队受到大的影响,红五军第五纵队调离井冈山地区前往湘北地区打游击。
大冶兵暴程子华的部队大冶兵暴的独立第15旅是河南军阀岳维峻的部队,岳维峻因为单挑冯玉祥失败投靠了蒋介石,将近10万的部队整编为新编第1师,岳维峻担任师长。为了削弱岳维峻的兵权,蒋介石将福建军阀部队编成的第11师(师长:曹万顺)与新编第1师(师长:岳维峻)合编为第三军,岳维峻转任第三军副军长。蒋桂战争中,新编第1师大部分脱离了蒋介石的控制,余部编成了独立第15旅。
程子华是山西人,广州起义之后投靠在岳维峻部队当军医的大哥,后来随部队来到鄂南地区,由于独立第15旅因为内部人事纷争处于混乱状态,程子华决定在独立第15旅内部发动武装起义,此时适逢李灿率领红五军第五纵队在湘北活动,所以程子华最终在红五军第五纵队的配合下成功发动武装起义组建了红八军。
红八军编制军长:李灿,政委:何长工,下辖:第一纵队(司令员:刘文琪、政委:彭雪枫),第二纵队(司令员:程子华、政委:郭一清),第三纵队(司令员:谢振亚、政委:黄克诚)
第一纵队是原红五军第五纵队,第二纵队是程子华大治兵暴的部队,第三纵队是大治地区地方部队。
由于第二纵队内部分为南方曹万顺的旧部与北方人岳维峻的旧部,所以第二纵队分拆成三个纵队:第二纵队(司令员:程子华),第四纵队(司令员:陈奇),第五纵队(司令员:黄刚)。
红八军五个纵队去向:
第一纵队与第二纵队随红八军返回苏区编入红三军团属于红一方面军
1933年整编红八军被编入红3军团第4师第11团与第12团。抗战时期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的第二营与第三营。
第三纵队后来随鄂北的红九军与贺龙的红2军团在洪湖地区汇合,部队打散补充进入红2军团。
第四纵队与第五纵队改编为红15军,红15军与红1军会师组建鄂豫皖红四军属于红四方面军
红15军改编为红11师与红12师36团(团长:徐海东),红11师在川陕时期扩编为红三十军(军长余天云、政委:李先念),西征中全军覆没。红12师36团后发展成红25军(军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抗战时期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第687团
本文只是为了说清楚各部队的之间大体传承关系,因为各部队经常混编。所以很难严格区别出各部队的来历,但是搞清楚传承就能理解相关的人事安排。比如程子华为什么能直接担任红25军政委以及黄克诚为什么能担任344旅政委。
很专业,很难得,认真严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