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泽连斯基近日紧急展开了为期48小时的“旋风式”欧洲之行,先后访问英、法、意、德四国,希望争取更多国际支持。
尽管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泽连斯基似乎并没有获得太多突破性的支持。随着寒冬的临近,乌克兰多方面“遇冷”。如何确保乌克兰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已成为摆在泽连斯基面前最重要的议题。
最严酷的冬天即将到来。
战场承压,局势不容乐观。
俄乌冲突持续延宕,近几周乌克兰面对的形势不容乐观。
在乌东方向,俄军成功攻占乌克兰重要城镇武赫列达尔,并试图进一步向后勤枢纽波克罗夫斯克推进。泽连斯基承认,乌军在东部顿涅茨克地区和南部扎波罗热地区的处境已非常艰难。在库尔斯克方向,自8月初以来,被乌克兰武装力量控制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州领土中,近一半已被俄罗斯武装力量重新控制。(另见本号文章《俄军攻占纽约!之后呢?》)随着冬季的临近,俄军在战场上的挺进使得乌克兰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大。
岁暮天寒,民众愈发艰难。
随着冬季的来临,乌克兰民众的生活也愈发艰难。由于俄罗斯对乌发电站及电网设施的大规模空袭,乌克兰面临高达6吉瓦的电力缺口,相当于冬季高峰用电需求的三分之一。这不仅影响了民众的正常生活,也对乌克兰的社会稳定产生了冲击。此外,为了补充兵源,乌克兰修订了征兵法,降低了征兵年龄下限,并强化了征兵动员,引发了乌社会内部的强烈不安。许多乌克兰男性担心训练不足,应征入伍有去无回,因此选择躲在家中逃避被“抓壮丁”。征兵官员甚至突袭餐馆、酒吧和音乐厅,搜寻应该服兵役的男性公民,这使得民众的生活更加不安。
美西方盟友在关于乌“胜利计划”的问题上态度谨慎,尤其是在是否允许乌克兰使用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泽连斯基与拜登会晤时,就向其介绍了“胜利计划”。
但根据美媒报道,美国对“胜利计划”不太满意,认为该计划缺乏全方位战略,仅是索要武器和取消导弹限制的“包装过度的请愿书”。
泽连斯基此次访问欧洲四国时,虽受到高规格接待并与四国高层会谈,但未能说服欧洲解除对乌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俄境内目标的限制。北约秘书长吕特称,在法律意义上乌有权使用,但决定权在盟友。英国首相斯塔默则强调,战争并非单靠武器就能取得胜利。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表示将一直陪伴乌克兰,但武器仅限乌境内使用。同时,法德虽承诺未来援助不会缩减,但迫于欧盟财政压力,未来援助金额很有可能会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