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被囚金国9年生下14个孩子,为了活着,他的行为有多不耻!

史叙年华 2025-02-26 08:28:52

1135 年,在金国五国城里,宋徽宗赵佶快不行了,跟身旁大臣说:“这辈子我错事做太多,不奢求被原谅。如今就盼着死后能回故乡。哪天你们要是能回大宋,一定得把我带回去。”

常言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赵佶这皇帝糊涂了大半辈子,快不行的时候总算清醒了。但可惜为时已晚,因他犯下的过错,不仅自己被囚禁,连整个大宋也跟着遭殃。

说来奇特,赵佶身处金国的9年间,竟诞下14个子女。他一心想自己死后归葬故土,却不愿这些孩子回大宋。这其中究竟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缘由?

【汴京城破,二帝北狩】

不少人嘲笑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可跟宋徽宗比,刘禅还行。刘禅有手段,晓得如何驾驭下属。再看宋徽宗,除去艺术才华出众,其他方面基本没啥优点,远不如刘禅懂得权谋驭下。

女真刚兴起那会,他居然盘算着跟女真联手去对付辽国。心里想着靠女真的势力,把燕云十六州给收回来。

最终,女真攻占辽国大半领土,可几十万宋军在燕云地区却接连失利。其实这是因为辽国想劝宋朝一同对抗女真,有意手下留情,没使出全力。

最终,燕云十六州竟是借助女真的实力才得以收复。

这事儿让女真瞧出宋朝软弱。宋徽宗这做法就像跟老虎商量扒它皮,不但皮没扒成,反倒被老虎盯上了。

金国成立之后,金人也就是女真人,就琢磨起宋朝了。他们心中盘算着,怎么在宋朝这里获取更多好处,把目光聚焦在了宋朝身上,想着各种法子对宋朝下手。

1125年,金人随便编个理由,就率军南下,目标直逼宋朝都城汴京。宋朝那几十万军队,简直不堪一击,压根挡不住金军的进攻。

没多久,金军就打到了城边。宋徽宗和宋钦宗顿时慌了神,吓得浑身哆嗦,完全没了主意。愣了许久,宋徽宗才挤出话来:“只要金军肯撤兵,不管啥条件,我都应下。”

见过胆小的皇帝,可没见过这么胆小的。当年蜀后主刘禅,还能领着文武大臣出城投降,直面魏国大军,好歹尽量维持着君主该有的威严。宋徽宗那表现,比刘禅还差劲。

最终,好在有李纲等大臣拼死抵御,名将种师道又带着西军赶来支援,让金军招架不住,只好放弃攻打汴京,选择撤兵退回。

按常理,李纲、种师道等大臣立功就该受赏。可宋徽宗为取悦金国,竟下令把他们全关入大牢。这做法让大臣们心灰意冷,所以金军第二次来犯时,根本没人愿意站出来抵抗。

那会儿宋朝最该做的,是低调隐忍,着力恢复国力、操练兵马。可宋徽宗偏不,非得去招惹金国,还想着拉拢金国治下的旧辽国贵族,一块儿去跟金国对着干。

很快,宋徽宗的书信就送到金国朝堂。金国的皇帝和大臣们一合计,决定再次挥师南下攻打宋朝。

啥是无妄之灾呢?打个比方,本来相安无事,却非要主动去惹那些自己根本惹不起的人,这就是无妄之灾。好好的局面,非要自己搞出些不必要的祸端来。

这次被围城,没谁再站出来救场。没多久,汴京城就被攻破,金军到处抢夺财物。宋朝的皇帝大臣、皇亲国戚们,统统沦为金军俘虏。

以往金军与宋朝往来,每次都能收获颇丰。可这次,情况截然不同,那些金军直接把大宋最繁华富足的汴京城洗劫一空,之前的所得与之相比,根本没法儿相提并论。

金兵抢走的可不只是金银财宝、绸缎布匹,城中大量人口也被掳走。就连宋徽宗领着的满城达官显贵,也全被金兵一股脑儿带走,一个都没落下。

往昔高高在上的那些所谓天之骄子与骄女们,如今都沦为金军的阶下囚,毫无反抗之力,只能乖乖被人随意处置,任其鱼肉。

史书把这件事叫做“靖康之变”,还把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掳到北方,美其名曰“二帝北狩”。但不管咋美化,这都是段屈辱史。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喜好艺术的宋徽宗。

【在金国的屈辱生活】

1127 年 3 月 20 日,即靖康二年二月丙寅日,宋徽宗对这天印象极深。当日,在金兵逼迫下,他不得不开启一段艰难的徒步行程。

同行的还有好些王公大臣。这路程可长了,从宋朝汴京城到金国都城得一年多。他们成了俘虏,就跟普通百姓没啥两样,都得靠两条腿走路。哪怕是宋徽宗,这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只能如此。

面对此事,大臣们心中满是不满。有人急切劝道:“求求了,起码让陛下骑匹马。陛下一直生活优渥,哪能经受这般折腾?”

可回应他们的,唯有周边金军的嘲讽。见宋徽宗实在走不动,金军统帅完颜宗望怕他死在路上,才下令给了他一匹马,让人扶着他继续前行。

并非没人试图抗争,可结局皆极为悲惨。像大臣李若水,瞅准时机,当面就对完颜宗望一顿痛骂,毫不留情,只是这样反抗的下场令人唏嘘。

然而金人相当蛮横,根本不讲道理。完颜宗望二话不说,直接指使手下对李若水动手。结果第二天,有人在荒郊野外瞧见李若水已化作一具枯骨。

这般事儿可不是头一回出现。到后来,但凡有点气节的大臣都随李若水而去。余下众人全被吓得失了魂,面对金人,丝毫不敢反抗,只能一味地顺从。

宋徽宗那可是拼了命地讨好金人,就盼着靠这法子,能让自个儿日子舒坦些,在金人跟前好过点,一心只想着改善自身处境。

同行者里,有一类颇为特别,就是女眷。这当中,主要是宋徽宗后宫的妃嫔,还有宗室里的公主、郡主这些人。

这些人身娇肉贵,向来过着优渥安逸的日子。但金人可不买账,在金人眼中,她们就跟任人宰割的羊羔没两样。只要金人想,她们就得舍弃所有,挖空心思去讨金人欢心。

头一个倒霉的是宋徽宗的宠妃王婉容。完颜宗望指名要她伺候,王婉容不想去,就找宋徽宗求救。哪晓得宋徽宗竟帮着金人劝她:“完颜宗望是金国重要大臣,能伺候他是你的福气,他一高兴,兴许还给赏赐,日子能好过些。”

宋徽宗的懦弱尽显无遗。王婉容为此懊悔不已,当初咋就相中了这么个人呢。思来想去,她实在无法接受,最终决然选择自尽,以结束生命表明自己的心志。

不少女子学着王婉容那般行事,然而,多数人还是默默咽下所有。说到底,没几个人能有那般大的胆子,去做出跟她一样的选择。

然而,多数女子还没走到金国,就在途中离世了。一路上,众人衣食匮乏,这些女子还得伺候金人,身体根本扛不住,哪能撑到目的地。

到了金国时,那批俘虏仅剩下两三成,多数人都死在了途中。徽宗和钦宗这俩皇帝倒是还没咽气,不过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遭老罪了。

到了金国,宋朝君臣的日子依旧不好过。特别是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两位皇帝,在金国那是饱尝屈辱,处境十分凄惨,丝毫没有往昔在宋朝时的风光。

徽钦二宗等人,光身披着羊皮,在金国太庙遭金国的君臣一顿嘲笑。金国每逢摆盛大宴席,就喊他俩去凑趣,变着法儿羞辱他们,就为了享受胜利者那种高高在上的滋味。

宋钦宗曾悄悄跟宋徽宗讲:“爸,我不甘心。为啥咱得遭这罪?咱好歹是一国之主啊。”

宋徽宗眼含热泪看向儿子,沉默良久后严肃道:“必须忍着,再难受也得忍。如今咱就像砧板上的鱼肉,金人是拿刀的,要是得罪他们,咱下场肯定很惨。”

宋钦宗不满地表示:“咱如今这遭遇还不够惨吗?到底要惨成啥样才叫惨?”

“活着总比死了强,哪怕活得窝囊点。你要真想寻死就自个儿去,别把我也拉下水。”宋徽宗这般斥责道。

听闻此言,宋钦宗没了声响。他双唇紧闭,目光凝滞,似是陷入沉思,周围空气仿佛也随他的沉默一同静止,没再发出任何声音。

【9年生下14个孩子,宋徽宗却笑不出来】

宋徽宗堪称极度贪生怕死之辈。为了能生存得安稳些,他无所不用其极地巴结金人,就盼着能在金兵眼下讨个好,让自己活得下去。

身为一国之君,竟落到这般田地,实在让人无奈。宋徽宗在一些事上的表现,连后宫的嫔妃、公主都比不上,着实让人难以认同他作为君主的作为。

宋徽宗于金国度过九年,心心念念回大宋,却始终未能实现。这九年里,他没达成回归心愿,唯一算得上成果的,便是有了14个孩子。

然而,孩子数量增多并未让他有丝毫欣慰,在他心里,甚至盼着这些孩子全都早早夭折。

原因其实挺单纯,他压根不晓得那些孩子究竟是谁家的。这九年里,为了巴结金人,他不止一回把自家嫔妃甚至公主,都送给金国的有权有势之人。

像宋高宗赵构的亲妈韦太后,到了金国后,就被金国的盖天大王完颜宗贤独占。此后,天天都得伺候完颜宗贤。

赵构称帝后,韦太后才回了大宋。此前,宋徽宗女儿柔福帝姬已先逃回。韦太后怕自己的事被人知道,就硬说柔福帝姬是冒牌货,想把事儿给瞒过去。

赵构之前找过好多人去辨别公主身份的真伪。身份确认无误后,才把柔福帝姬接入宫中。经过这么一番辨认流程,其身份不可能有假。

然而,为守住母亲的隐秘之事,赵构没办法,只能依照母亲所讲,把柔福帝姬给处决了。

像韦太后这类的嫔妃多如牛毛。宋徽宗心里清楚得很,可就是没胆子挑明。他怕得罪金人啊,哪敢吭声。不但不敢得罪,还得绞尽脑汁、低声下气地去讨好人家。他还不止一次给赵构写信,帮金人说好话呢。

宋徽宗这人胆小怯懦,只图自己的利益,从很多方面都能明显看出来。

宋徽宗这辈子最渴望的,就是能回归大宋,就像树叶要落到树根一样。可金人把他当成能捞好处的“肥羊”,哪肯轻易放他走。到最后离世,宋徽宗这个心愿也没能实现。

宋徽宗落得那般结局,完全是咎由自取,连累了整个宋朝。哪怕到临死前他有所悔悟,可之前所作所为造成的后果,也不是这份悔悟就能弥补的。

宋徽宗的过错,却让嫔妃、公主承受巨大痛苦,她们何其无辜。本该由宋徽宗担责,却让这些女子遭罪,这种状况实在有失公允。

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在警示咱,得珍视当下所拥有的。一家人能和和睦睦、顺顺利利地共处,这可比任何东西都来得关键。

3 阅读:4052
评论列表
  • 2025-03-14 16:06

    以金国的变态,让他和他的母后女儿们生的孩子就是耻辱,绝对不会让那些孩子回来,甚至暗地里灭了都有可能,如果是和金国侍女和他的妃子生的孩子他不会这么排斥的

  • 2025-03-17 12:43

    苦中寻乐,还能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