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容易得类风湿?不同时期预防类风湿的措施不同!

类风湿医生魏琳琳 2021-12-13 15:46:2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有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能力。

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寒冷、潮湿、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有关,多发于40-60岁的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

为何类风湿女性高发

与生理特点有关

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怀孕期内病情可减轻,分娩后1-3个月易复发,提示孕激素水平下降或雌-孕激素失调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有关。

因此有观点认为,女性的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生理过程伴随着体内激素代谢水平的剧烈变化,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并最终发生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初潮年龄亦是危险因素之一,初潮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

女性更易受凉

寒冷潮湿是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女性朋友日常着装相比男性来说,更容易将脚踝、膝盖暴露在外,使其更易着凉。

此外,对于家庭主妇型的女性朋友来说,平常需要洗碗、洗衣等,接触凉水频率较多,因此容易导致关节受寒凉而发病。

有时候负面情绪、生活压力,以及忙于照顾家庭等,使得有些患者出现轻微症状不能及时就诊,往往延误治疗,使病情发展迅速,错过最佳治疗期。

更年期影响

更年期是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高发年龄,此时女性出现生殖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可引起免疫细胞比例失衡,在对类风湿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免疫细胞失衡占重要地位。从而导致类风湿的出现。

除此之外,激素缺乏使破骨细胞功能增强,容易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因此女性朋友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补钙。

更年期会表现出潮热、汗出、抑郁、焦虑、烦躁、易激动、记忆力减退、心悸、眩晕、头痛、失眠、耳鸣、阴道干烧灼感、尿频尿急、肌肉关节疼痛、腰背足跟酸痛、皮肤感觉异常等。

而初期的类风湿关节炎,可以表现出和更年期综合征相似的疲劳、乏力、肌肉痛、低热等症状。

这使得不少女性朋友将类风湿误以为是更年期症状,从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

不同时期预防类风湿的措施不同

日常预防措施

注意保持居室温暖和干燥,防寒保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关节受寒受潮。

平时多加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合理饮食,可多摄取蛋白质来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

更年期预防措施

远离湿冷,寒冷潮湿的环境刺激是类风湿关节炎起病的主要外部原因之一,为此要远离,家居环境最好通风向阳,天气寒冷时则要及时添衣。

预防感染,感冒、发热、咽炎、扁桃体炎等,尤其是反复发作、迁延不治时,可能诱发加重类风湿,为此要预防和根治感染。调节情绪,尽力使心情愉快,性格开朗,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产后预防措施

女性产后是身体虚弱疾病容易侵害的时期,此时要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切记吹风;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不要卧居湿地等;同时是充足睡眠和休息,避免疲劳受累,不提重物等。

女性朋友出现对称性的关节肿痛、晨起僵硬时,应该要积极寻求帮助。越早诊断,越早干预,越低致残的可能,才会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2 阅读: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