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战关胜,林冲要抢功;秦明战史文恭,林冲却沉默,何也?

金刚聊历史 2024-03-30 01:34:20

演义小说中凡性格暴躁的,皆有不俗之武艺,最有代表性的是《三国演义》的猛张飞、《西汉演义》的樊哙和《水浒全传》的索超和秦明。

秦明是五虎中性格最暴躁,最容易被人激怒的一个,因而也是出手最多的一个!按照书中描述,秦明是出场单挑次数最多的武将,没有之一;同时他也是单挑回合数最多的一个,最高的一次是与敌将袁朗足足斗了一百五十余合,还是不分胜负!

有说秦明抗击打能力和耐力不行的读者,可以去面壁思过了吧?

秦明作为五虎大将第三位,的确是有一些缺点的,但他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性格层面,如果有人怀疑秦明的武艺,那就真是智商问题了。就武艺层面,秦明不输任何一个,即便是卢俊义也不敢说稳赢秦明,参照两人与孙安的单挑战绩,秦明在百合之内抗衡卢俊义的概率很大,并不亚于“屠龙手”孙安的表现。

秦明除了性格有些瑕疵之外,武艺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唯一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二十回合就败给了史文恭,这也未免太快了吧?

输得的确是快了一点,但并不影响秦明的军中地位,宋江也没有因此而责怪他,大概在宋江等人眼里,秦明输给史文恭,是正常之举,甚至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又有什么责怪的理由呢?既然宋江都选择沉默,那么广大的读者就更没有据此而贬低秦明武艺的理由了吧?

唯一令人费解的地方,不在于秦明的武艺表现是否失常了,而是在于林冲的态度。按照书中所述,秦明二十回合败给史文恭的时候,林冲也是在场的,但是他却选择了沉默,而不是出手相助,不像影视剧拍的那样,非要给林冲史文恭两者安排一场单打独斗的戏码,按照原著所述,林冲压根就没与史文恭打过,不是说林冲遇强则强吗?为什么不趁机出马与史文恭单挑呢?亦或是宋江不让?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关胜领兵直取梁山的时候,秦明出马与关胜单挑没过几个回合,林冲就按捺不住要出马相助了,按照书中的描述,林冲出马助攻秦明,是为了抢功,害怕秦明夺了头功,林冲非要与之争抢,名利之心还是挺重的。

有些读者说林冲上梁山是出工不出力,所以对敌单挑才会出现那么多的平局。这种说法也是非常错误的,林冲也是非常渴望能在梁山建功立业,建立自己的一席之地的,从他急于出手,抢功秦明就可以看出来。而此时的秦明与关胜激斗正酣,没有出现败绩,林冲就急着出马助攻,仅仅是为了抢功,而不是关心战友的安危,如果能够擒拿关胜,那可是大功一件,秦明的安危根本就不在林教头的考虑范围之内。

此前秦明被史文恭二十回合杀得岌岌可危之际,林冲保持沉默,作壁上观,而此时秦明杀气正起,与关胜都在气盛之时,林冲偏要在此时抢功于秦明呢?

林教头的前后表现有点判若两人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史文恭武艺太强,枪法太诡异,二十回合让秦明力怯,这是谁也做不到的事情,卢俊义也不行,林冲又岂能例外?即便双战史文恭,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又何必以多欺少,自取其辱呢?而秦明战关胜之际,两人旗鼓相当,即便关胜刀法精妙,也难以短时间内取胜秦明,这个时候再加上林冲这杆蛇矛的话,取胜的概率会变得很高,权衡之下,林冲出马助攻了。

第二,史文恭作为反派人物,不能在武艺表现上过于出彩,而林冲作为正派人物兼男主角之一,不能在武艺表现上有明显败绩,即便对手很强,林冲也不能战败,主角的光环一直都是林冲最大的加分项啊。而关胜是正派人物,更是作者为了祭奠关羽而克隆过来的人物,即便是输给关胜,作者不觉得丢脸。而关胜输给两虎将的左右夹攻,虽败犹荣!能享受到两员顶级虎将夹攻这种美好待遇的,书中不超过三例!由此可见作者对关胜的重视程度。

按照书中武将实力的设定,五虎将就是同一个级别的武将,单挑是很难分出胜负的,如果又安排秦明或林冲与关胜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这种俗套描写的话,那么关胜与呼延灼等人区别何在?

为了给经典人物的出场造势,作者给我们安排了两虎斗一虎的经典戏码,让我们更容易接受关胜这员虎将的到来。

按照书中的武力设定,关胜的武艺不会比其他四个高出多少,与史文恭相比的话,是略有差距的。如果让关胜出战史文恭,武艺表现可能会比秦明强一点,但也强不到哪里去的,顶多再支撑几个回合罢了!

那么您怎么看呢?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