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离奇消失,一封信揭开掩埋多年的谜团

采薇客 2022-11-23 21:24:29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系副教授刘凤翥收到了一封神秘来信,这封信是从千里之外的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寄来的。

打开信封后刘凤翥教授满脸欣喜,他激动地说道:终于有进展了!契丹族的后裔要找到了!快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全速前往莫力达瓦!

刘凤翥

要知道在宋金联盟灭辽之后,曾经的契丹文化就好像突然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150万契丹族人仿佛一夜之间音信全无,和辽国相关的一切也变得破碎不堪。

尽管如此,数十年来刘凤翥教授还是一直从事着契丹民族史的研究工作。但这封信的到来,说不定就是中国学术界的突破点,能够找到契丹后裔以及文化遗留。

这封信是谁寄给刘凤翥教授的,信上的内容又写了些什么让他如此激动?曾经辉煌的契丹文化,经历了怎样的崛起又是怎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此去内蒙古,能让刘凤翥教授解开契丹文化留下的疑团吗?

历经波折 终于找到线索

提到契丹人,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金庸笔下的大侠乔峰,一手降龙十八掌武艺高强。但对于刘凤翥教授来说,契丹人以及契丹文化的遗留是他毕生的研究目标。

刘凤翥教授始终想不通,契丹文化有着六百多年历史,从北魏时期就已经被《魏书》所记载出现,后来契丹人还曾建立辽朝打压得女真与宋朝难以出头。但这样一个曾经强大的部族,却在1125年随着辽朝的覆灭而消失。

有很多人曾经做出过推测,其中有两个观点支持者最多。

第一个观点中推测因为辽朝对于女真族的高压,导致完颜阿骨打率领女真族全面反抗,最终将契丹人尽数屠戮。

但是要知道辽朝时期的契丹文化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强盛发展,总人口达到了将近150万的庞大数量,就算女真族成功击败契丹军队,但要想将契丹人赶尽杀绝还是很难做到的。

另一个观点则是认为契丹人在辽朝覆灭后,因为多年来吸引了女真部族与宋朝的仇恨,因此低调地迁往西边以保全契丹文化的火种。

虽然这个说法看起来很有依据,在后来蒙古族的发展中也确有契丹人出现的纪录,但是却依然没办法解释契丹文化的后续发展以及契丹人的后裔为什么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会不会是契丹人为了躲避女真族的追杀隐姓埋名了?刘凤翥教授曾这样推测过,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史实以及契丹人后裔的资料支撑,这个想法在他脑中只是一个尚未被证实的推测。

尽管每年刘凤翥教授都会出差前往外地,去拓制辽代的契丹文字墓志,并且不断研究契丹文字和契丹文化,但每次都是感觉十分接近真相,却始终没办法解开那段历史的面纱。

莫力达瓦自治旗

直到1996年内蒙古莫力达瓦自治旗的一位秘书长听闻刘凤翥教授的研究后,主动向他寄来了一封信,信中记载了当地达斡尔族人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说法以及这位秘书长的推测——达斡尔族很可能是消失的契丹族的后人。

这个消息让刘凤翥教授欣喜若狂,当即收拾东西准备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如果信中的内容属实,那么此行就能证明刘凤翥教授的推测,也能为他这么多年来的学术研究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到达目的地后,莫力达瓦辽阔的草原和壮丽的美景让刘凤翥教授连连赞叹,但他很清楚此行的主要目标,因此并未在风景中做过多停留。

成功和莫力达瓦达斡尔协会的秘书长取得联系后,刘凤翥教授便开始了考究与取证。在达斡尔族老人们的讲述中,他们只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迁移到这里的,但具体要说祖先是谁、从哪里来,他们却都说不清楚。

达斡尔族老人们的证言让刘凤翥教授更加坚信了自己的推测,于是便询问起达斡尔协会的秘书长:“请问你们这里有没有祖先留下来的东西?无论是服饰、佩剑、建筑都可以。”

在达斡尔协会秘书长的回忆中,终于想到有一处碉堡,据说是祖先们为了抵抗金人所建立的,还有就是祖先留下来了一些剪纸的艺术,可以带刘凤翥教授先去手艺人那里瞧瞧。

听到这个消息刘凤翥教授瞬间来了精神,在达斡尔协会秘书长的带领下找到了当地的一位居民家中。刚推门进去就能看到院子里的窗户上张贴着许多剪纸画,和汉族传统的剪纸不同,上面更多是以骏马、雄鹰和战士等元素。

窗户上的剪纸因为风吹日晒的原因有些看不清楚细节,手艺人便领着刘凤翥教授进到屋里,看他最新制作出的成品剪纸。

从看到这些剪纸的第一眼起,刘凤翥教授便知道自己找对了方向!剪纸上那些身骑骏马的战士们虽然看不清模样,但是从服饰的细节和花纹上可以明显看出这正是契丹人的服饰风格!

达斡尔族摔跤

对于多年浸淫在契丹文化研究中的刘凤翥教授来说,这些服饰与花纹就像是家人一般熟悉与亲切。但是这些服饰花纹又和他所了解到的契丹族传统服饰有些许不同,还掺杂了一些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但这样更能印证刘凤翥教授的推测——有部分契丹人在辽朝灭亡后隐姓埋名的生活了起来,并且和蒙古等其他民族进行融合,逐渐摒弃了自己原来契丹的名号。

抽丝剥茧 了解契丹崛起

眼见真相逐渐水落石出,刘凤翥教授开始为达斡尔族的众人讲起了契丹文化从兴盛到衰败的故事。

契丹族虽然早在北魏时期就已经有了记载,但真正的崛起还是要从唐朝由盛转衰时,契丹才逐渐强大起来。依靠着首领耶律阿保机的统一,在内蒙古地区成功建立起了契丹国,耶律阿保机也因此成为了辽太祖。

后来趁着中原地区的战乱,耶律阿保机带着契丹族战士们南下征战,并且以燕云十六州为筹码,帮助石敬瑭解围并击败唐军。随着曾经辉煌璀璨的唐朝走向末路,契丹国却像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在936年11月,契丹国册封了起兵谋反唐朝的石敬瑭为大晋皇帝,但代价是石敬瑭要每年为契丹上缴大量的金银财宝。

随着燕云十六州被划为契丹国土,契丹人获得了大量适合农耕、养马的田地,并且后晋每年大量的金银钱财供给,也让辽朝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到了944年石敬瑭的后代石重贵不愿再向辽朝进贡,于是便引发了契丹人的不满,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兵南下攻克后晋首都开封,从此占据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区。

但此时的辽朝国力兵力都十分强大,为什么会沦落到一百多万契丹人自此下落不明呢?这也正是历史的奇妙之处,大浪淘沙、此起彼伏是每个封建王朝都无法逃脱的永恒定律。

几年后辽世宗耶律阮继位,因为从小享受着父辈们打下的江山基业,让他沾染上了好酒色、爱打猎的昏庸恶习,后来更是用人唯亲从而导致辽朝政治腐败,直到辽圣宗继位萧太后励精图治,才让辽朝稳定了下来。

另一边赵匡胤则在带兵抵挡契丹军队的侵袭,并不断建立战功,一路升至禁军殿前司副长官。这是后周最为精锐的军队,并且是皇帝的亲卫军,重要性可见一斑。

随着功名与官职的不断加持,960年赵匡胤率领大军在陈桥驿兵变成功黄袍加身,从此推翻了后周统治,建立宋朝成为宋太宗。

建立北宋后,赵匡胤先后评定了昭义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的叛乱,随后在经过政治与国力的发展后,决定以战争形式创造统一局面,将后蜀、南汉的版图尽数收入囊中。

赵匡胤

但是宋朝和辽朝先后打了近25年,依然没能把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出去的燕云十六州成功收复,并且因为宋太宗雍熙北伐失败,逐渐将主动进攻的策略转变为被动防御。

而另一边的辽朝则是不断紧逼,随着萧太后与辽圣宗将辽朝内部整理稳定,发动战争吞并北宋的想法也逐渐提上了日程。

萧太后

到了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亲自率领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接连攻破定州、云州等宋朝城市,让宋朝上下一片震动,宋真宗甚至想迁都南逃。

但是在宰相寇准的极力谏言下,宋真宗赵恒亲至澶州督战,让宋军将士们士气大增并且打破辽军,推进了宋辽之间“澶渊之盟”的和谈,使得当时的天下变成了辽、宋、西夏三国鼎立的局面。

重大发现 找到契丹后裔

而这只是辽朝衰败的开始,随着皇位传到天祚帝耶律延禧这位末代皇帝手中,荒淫无度的风气再次弥漫在朝廷之中。

耶律延禧在继位之后,便将敢于忠言直谏的萧兀纳贬为兴军节度使,眼见老臣尚难自保,其他臣子便开始对耶律延禧阿谀奉承。

到了1114年春,因为不满于辽朝的高压政策,以及经常对女真族提出无理的上供要求,完颜阿骨打决定率兵反辽。而此时的耶律延禧却听信谗言,并未将女真起义当回事,依然沉溺在温柔乡之中。

耶律延禧

但让耶律延禧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派出去平叛女真起义的部队竟然全数战败,原本不起眼的完颜阿骨打竟然成了眼中钉。

这让过惯了称心如意日子的耶律延禧感觉没法吞下这口气,于是便集结起70万大军并亲自督战想要一举歼灭女真。在一众佞臣们的夸赞下,耶律延禧认为平定叛乱如囊中取物,因此在行军的路上也是一路放肆寻欢作乐。

却没想后方部落趁机叛乱,导致辽军被打得两头都顾不上,被女真军彻底打败。而完颜阿骨打也成功带领女真建立金朝,随后趁着辽朝内乱之际率兵攻占东京和沈州,并在随后将耶律延禧俘获,成功将所有辽国疆土纳入金国版图。

完颜阿骨打

不到十年时间,原本强大的辽朝被后起之秀金国全数铲清,并且因为过往和辽朝的恩怨导致部分女真部族针对契丹族人开展屠杀。

即便是那些没有滥杀无辜情况发生的都城,也都对契丹人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令,并且采取着高压政策。

而绝大多数在中原地区常年生活的契丹人,也在辽朝覆灭后成为了金国的臣民。虽然金国女真族的人口数量不如契丹族庞大,但是他们却分批将契丹人强行迁移,并在转移的路上借机屠杀,以此削弱契丹人的势力。

除了将契丹部族强行迁移让他们无法统一团结外,金国的统治者们还对契丹人实行了歧视政策,将契丹的耶律姓氏强行禁用,并且对于那些契丹贵族还进行赐国姓完颜的方式,从精神层面上让契丹人逐渐屈服。

于是在金国女真族人的强压政策与歧视之下,原本一百多万的契丹人逐渐销声匿迹没了踪影,除了被金国强行迁移的部族外,还有大量契丹人为了躲避自行迁往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

根据历史记载有一支契丹部落在贵族耶律大石的带领下,在辽朝覆灭后西迁到了西域叶迷立(今新疆额敏)建立西辽。但在80多年后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所灭亡。

成吉思汗

据说后来西辽的契丹人还有再向更西边的波斯湾地区进行迁移,但却逐渐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至此契丹人的踪迹便消失在了史书之中。

而刘凤翥教授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自治旗的这些发现,再结合自己多年来对于契丹文化的深入研究,终于有了新的答案。

那就是中原地区的一些契丹部族在远离了金国政治中心后,逐渐与迁移当地的部落进行融合,其中的一支就成了当今的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传统服饰

随后的DNA对比测试也印证了刘凤翥教授的推测,证实了达斡尔族与契丹族有着高度相似的基因,确实是曾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契丹后裔。只不过因为政权的更迭逐渐隐姓埋名,成为了新的达斡尔族。

虽然刘凤翥教授的想法得到了证实,但是因为金国在击破辽国后对于契丹的文字与艺术作品都进行了报复式销毁,而且因为高压的歧视政策,导致契丹文化没法成功延续。

就这样,一个曾经璀璨的王国被时间淹没,而这也让我们清楚了解到历史的循环往复。

黄金覆面(辽,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

在强大之时辽朝的契丹人不断发动战争,并且对女真族人进行迫害,而随着辽朝的倒台崩塌,他们曾经的高傲也如同泡沫般破碎。就像古话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一昧诉诸暴力行径的人或国家,只会得到暴力的回应!

对于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大家有什么看法?您对契丹族的了解始于什么样的故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0 阅读: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