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美本轮贸易战,出口商该咋办

冲哥瞰天下 2025-04-26 19:23:08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前天晚上吃饭时,一位朋友问我,面对现在的贸易战、关税战,浙商该怎么办?”

我想了半天,觉得这事,还是值得说几句。

浙商历来聪明,能赚那么多钱,比我厉害得多。

但从宏观角度,贸易战的前景、专业技术分析方面,我也想分享几点。

先看看关税以后会怎么样,中美之间无非三个可能。

第一,特朗普在任还有1300多天,一条路打到底。

第二,调低。

第三,是忽高忽低,忽上忽下,不是牛市,不是熊市,是猴市。哪种可能性更大?

第一点,是否关税一直会很高,一直不降,可能性不大。

现在,美国内部压力很大,特朗普也需要台阶下。

他已经开始释放信息,说“我和中方开会了”,但中方直接说,“谁跟你商量过了”?

特朗普现在需要一个台阶下,因为美国国内压力很大,所以连续四年维持145%、245%这么高的关税,不太可能。

第二点,是慢慢的缓一缓降一降,也不是不可能。

美国内部正在研究一个区间,比如将关税调整到60%左右。

这个数字,正好也是他竞选时提出的目标对华征收60%关税。

145%、245%那肯定是胡闹,开玩笑,小孩过家家。

第二,就是他们调整到我们觉得合适的程度,再跟他谈判,并达成一个协议。

第三点,可能是充满不确定性,也许谈了之后调低了,也许又因为一个什么事,他又调高了。

这种事在第一任期的时候就发生过,谈判时双方谈好说要做大蛋糕,不打贸易战,但没过五个月,又反悔给中方的产品增加关税。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特朗普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人。

我们讲特朗普一句话,叫特朗普唯一的确定性,就是他的不确定性。

这话有点绕,就是这人靠不住。

今天说了,明天不认账,今天同意了,明天就反悔。

图为交易货轮

这就导致未来,至少特朗普在任期间的中美贸易,充满波动,今天缓一缓,明天又加一加,出口商必须做好准备。

如果大势判断未来就是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第一点,经济学里一个老话,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要把全部生产和订单押在美国市场上。

不仅美国,日本、韩国也一样,单一甲方不可取。如果甲方老板出事,企业就立刻跟着破产。

今年春节后,浙江这边就发生了案例:一家专做美国订单的服装供应商,因美方欠款1200万,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

破产就要打官司,打官司追回来也很难,那位大姐欲哭无泪,只能卖房还贷。

1200万,对一家企业来说,多少年才能赚,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点特别关键。

第二点,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应就是多元化。

其实从2018年开始,各位就应该已经注意到,美国对中国在贸易和科技等领域的态度明显不那么友好了,这个趋势是清晰可见的。

图为美国前总统拜登

严格来说,拜登政府这四年,基本上也是在延续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对华政策。

因此,我们必须坚定地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世界很大,不止美国一个市场,美国市场是大。

但是分散看看拉美、非洲、欧洲、东南亚,东南亚是一个很主要的一个消费场所,都要去拓展。

可能前期订单小、利润薄,美国可能上几千万的订单,到了中东一个地方可能就有几百万,

到了拉美就几十万。

这事情别嫌小,浙商向来不嫌单小、利薄,只要慢慢的去做起来,多元化,就会有结果。

第三点,还是要有信心,要团结起来有信心,这一点特别关键。

中美这一轮贸易战,理在我方,美国是理亏的,我们是世界自由贸易的维护者。

你看,贸易战一打,我们与周边国家,包括欧盟的关系,相比之前的贸易关系,反而有所改善,这说明谁对谁错,全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现在确实有一定困难,但面对特朗普咄咄逼人、反复无常的攻势,绝不能低头,没法低头。

只有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多次讲过,狭路相逢勇者胜。

只要咱们自己有信心,大家抱团,完全能够度过这个难关,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闯过这一关,因为理在我们这边,对美的斗争,也是有理、有利、有节的。

第四点,要大家能好好地一起想一想,我们之前这种模式到底怎么样。

我们过去是以极低的成本,让他们占了便宜,自己赚点辛苦钱,这种模式要不要改一改?

图为光伏板

我知道浙商一直是把利润降到最低的,比如以前国内生产光伏板,本来一块要卖40块钱,结果一路卷到七毛钱,让别人根本没法玩了。

英语有句话,"live and let live",意思是我们活着,也要让别人活着。

咱们老祖宗也有类似的智慧,比如中庸之道。

古代商人之间,竞争是有的,但很少说一定要把别人掐死,还是要竞争中有合作,大家一起活下去,咱活得比别人好就行了,市场份额,可以占个七成、八成,给别人留一点空间,这样才是一个健康、能壮大的过程。

同时,在价格方面,也不要一味地压到最低,别太卷了。

当我们控制了供应链、掌握了定价权,就应该减少产量、提高利润率。

利润率高一点,抗风险的能力才强,薄利多销是盯不住任何风吹草动的。

当然,这涉及到具体经营策略。

南方浙商一向是勤快肯干,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太勤快了,把竞争对手都累垮了。

勤劳这不是错,但在全球竞争中,我们也要稍微向中庸靠一靠,利润率要合理提高,产量适当收缩,这也是重要的一步。

最后,在产品方面,不能只停留在外销,或者说只是别人来订单,我们加工,永远停在加工的这个层面也不行。

我们有这么好的生产能力,在设计、实用性方面,更要多考虑国内市场。

未来,各大电商、各大平台,应该把这些出口级产品转回来,让我们自己也能享受,把内需市场做大做强,其实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但我们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

如果把内需真正激活了,大家自己用好产品,内供和外销各占一定比例,对外出口方面,美洲、非洲、欧洲也各占一定比例,这才是一个健康、长远的发展模式。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当然,未来也还有具体的挑战,比如说绕开各种管控、绕路出去设厂。

但现在看,这种绕路策略在真正打起仗来的时候,也是行不通的。

传统的智慧,什么绕道走,都会被一一封死。

未来对外投资,无论是绕路还是直接投资,都必须更多地从专业技术、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等多方面去综合考量。

0 阅读:26

冲哥瞰天下

简介:国际问题专家,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