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甜馨近日在社交平台发文,首次揭露了自己在学校被同学孤立的经历。
她直言部分同学因“蹭流量”目的接近自己,合影、发视频后便态度骤变,甚至联合排挤。



这条充满委屈的长文引发热议,也撕开了星二代光环背后的成长隐痛。
作为贾乃亮与李小璐的女儿,甜馨从小因综艺《爸爸回来了》被大众熟知。
随着年龄增长,她的外貌变化和家庭背景成为舆论焦点。近期因肤色变白引发的整容猜测,更让她陷入争议。

对此,甜馨多次强硬回应:“长大了就长开了,黄种人不需要白得像死人”,并强调“未满18岁绝不可能整容”。
然而,比起网络暴力,现实中的校园孤立更令她痛苦。
尽管就读于年学费超20万的私立名校,甜馨仍难逃脱“流量工具人”的标签。同学的假意接近、恶意玩梗(如提及李小璐过往争议),让她直言“像被八百个监控盯着”。

这种社交困境折射出星二代的特殊生存法则——流量既是资源,也是枷锁。
事件曝光后,网友态度两极。有人怒斥校园霸凌,呼吁“放过孩子”;也有观点认为,父母的公众形象与过度曝光,客观上加剧了甜馨的处境。
正如心理学专家所言:“当孩子过早暴露于聚光灯下,他们的纯真友谊可能被异化为社交货币。”
这场风波再次引发对星二代教育的反思。如何在保护隐私与适应公众目光间找到平衡?

或许正如甜馨在文中呼吁:“我们需要的不是监控,而是成长空间。”毕竟,每个孩子都应有权在校园里享受纯粹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