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华北方面军占领了华北大片的领土。日军的华中方面军也先后攻占了上海和南京。
为了打通津浦线,使华北、华中两个战场连成一线。 日军将视线瞄向了陇海线与津浦线交汇的徐州。同时,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也密切关注着日军的动向。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2月,李宗仁任第五路军总指挥。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全面抗战爆发。10日,蒋介石电邀李宗仁、白崇禧赴庐山共商抗日大计。李宗仁等积极回应。16日,李宗仁发表《对日抗战重要谈话》,指出:“唯有对日立即应战,我们的民族才有生路,唯有立即发动全民族总动员的对日战争,才能应付日本当前的侵略。”20日,他与白崇禧、黄旭初联名通电全国,表达了桂系和广西民众抗战到底的决心。9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李宗仁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广西部队整编完成并挥师北上。10月10日李宗仁离开桂林奔赴南京,11月12日赴徐州组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正式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指挥津浦线防御战,其辖区包括山东全省和长江以北江苏、安徽两省大部(1938年1月26日起又兼任安徽省主席、安徽省保安司令,直到10月由廖磊接任)。这时,淞沪会战失败,上海已失,南京危在旦夕。他从战略上判断:“京沪战事一旦结束,津浦线必然是敌人攻击的次一目标。”并根据对形势的分析,提出抗战的战略重点是“以空间换取时间”。
李宗仁刚到徐州时,居民迁徙一空,市面萧条。为了安定人心,他每天清晨或午后,都要骑着马在街道上巡视一番。此时,他的心情虽然极其沉重,但却故作悠闲。市民见司令长官尚有如此闲情逸致,相信战局可能稳定,遂相率回市,开店复业,市面恢复繁荣。随即,他组织抗战青年团,发动民众抗日运动。
12月13日南京保卫战失败后,中日战争的主战场转移到以徐州为中心的黄淮地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韩复榘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山东军事,承担黄河防务。日军进攻山东时,韩复榘曾在德州抵抗日本的进攻,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日军进攻山东时,韩部损失较大,德州血战韩部三个师损失过半,加之蒋介石调走韩部所属炮兵,军事上的不利致使韩复榘转变态度,为了保存实力,不战而放弃济南。韩复榘撤离前夕,下令焚毁省政府、进德会等,名曰“焦土抗战”,实施坚壁清野。
韩复榘
当日军推进到山东时,韩复榘面对日军的咄咄逼近,加之临战之际,蒋介石不信任他,把许诺调给他的中央军重炮旅调配给汤恩伯部,韩复榘为了给自己的嫡系部队保留实力,几乎是不战而退,主动放弃了黄河、泰山的天险,几日之内便弃守了原本预计可守数周的黄河防线。
韩复榘离开济南后,李宗仁电令其死守泰安。韩复榘回电:“南京不守,何守泰安。”李接电,又是大怒,将韩电转给蒋介石,指韩复榘不听指挥。另一方面,他同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秘密联络,企图共同发动反蒋运动。韩复榘的这些行为使蒋介石下定了肃清他的决心。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蒋介石在河南商丘逮捕了韩复榘,随后在武昌处决了韩复榘。处决韩复榘对全国各战区震动很大。各参战部队认识到:当国家遭遇侵略时,军人应在战场上为国捐躯,拼死到底;而不战而逃,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让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肆意暴虐,是军人的耻辱。
临沂保卫战由于韩复榘的擅自撤退,日军有“钢军”之称的板垣师团乘机直逼鲁东南重镇临沂。第五战区的李宗仁将军急命第3军团军团长庞炳勋率部去临沂阻击日军。庞炳勋第三军团是西北军的老底子,下辖只有一个40军,兵力只有1万多人。说白了,这是一个杂牌军。
就这样一个杂牌军,一到临沂便与日军展开了血战。日军第5师团用二十余辆坦克,三十余门野战重炮狂击临沂县城北6公里处的诸葛城阵地。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炮战。一时间巨响隆隆,40军的一名团副甚至被炮声震昏在战壕里,足见战况之惨烈。一个叫李宗岱的连长率领全连打退了日军的8次进攻。他的连最后只剩下了12名士兵。伤亡惨重的庞炳勋不得不向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求援。
张自忠
李宗仁命令59军张自忠部驰援临沂的庞炳勋部。张自忠率部经过一周夜180里的强行军,到达临沂,立即投入战斗。庞、张两部,在所率部队付出巨大的牺牲下,通力合作,坚守临沂一个多月。日军第5师团被拖在了临沂。
血战滕县日军第10师团向滕县进击,守卫滕县的是川军第22集团军第122师师长王铭章将军率领的川军两个师。
日军从早上8点开始连续炮击了滕县两个小时,发射了3000余发炮弹。整个滕县完全被硝烟笼罩、塌屋连绵。当日军攻上城垣时,川军一个连冲着上去,日军被打退了,但这个连180余名士兵,只剩下了14个人。
经过4天多的惨烈战斗,装备劣势的川军伤亡惨重。作为指挥官的王铭章师长,将所有能调动部队全部调到了战斗一线,身边只剩下了一个警卫排。王铭章师长率领警卫排准备夺取城西火车站指挥作战时,遭到日军机枪扫射,王铭章师长壮烈殉国。至此,滕县城守军将士除北城守军300余人突围外,全部壮烈牺牲。川军在滕县也打出了自己的威风。
拿下滕县的日军第10师团立即向台儿庄发起了进攻。
台儿庄大捷战局正按照李宗仁将军的部署在展开。李宗仁将军在战前的部署是这样的:在临沂拖住日军第5师团,在滕县最大限度地削弱日军第10师团,当日军攻打台儿庄时,由守军死守台儿庄,然后由装备精良、以逸待劳的汤恩伯第20军团从抱犊崮出击,从日军后方,聚歼日军于台儿庄城下。这就是李宗仁将军的“请君入瓮”的战略部署。
现在日军的第10师团果然来了。坚守在台儿庄正面防御的是国民党第2集团军孙连仲部。第二集团军既没有坦克,也没有平射炮,只有依靠台儿庄居民留下的房屋。这些房屋以石为料垒砌而成,十分坚固,一排房屋等于一个碉堡。
在台儿庄城区坚守的31师池峰城师浴血奋战,至死不退。日军进入台儿庄城区后,飞机、大炮、坦克等武器也失去了威力,只好被迫进行屋战和巷战,一屋又一屋、一巷又一巷地反复争夺。由于第二集团军将士顽强抵抗,血战一周后日军仍未全部占领台儿庄。
日军自3月26日攻入台儿庄后,形成了长时间的拉锯战和巷战。直到4月4日上午把日军打出台儿庄寨区,共计十天时间,在这十天中,国民党守城部队共有三个师、一个旅和两个新兵补充团先后都填了进去,其壮烈程度十分惊人。为确保坚守阵地,第2集团军孙连仲将军亲自到前线督战。死守台儿庄的31师师长池峰城请求撤退,孙连仲将军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敢退过河者,杀无赦”。
如此慷慨激昂的命令,如此视死如归的命令。是中国军人的血性!是中华民族之希望!
战机终于来临了。汤恩伯军团已经逼近了日军第10师团的后翼。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4日上午10时,汤恩伯军团开始向日军第10师团发起攻击。第10师团陷入了中国军队的腹背夹击之中。从各路围歼台儿庄日军的部队也赶到了。
4月6日下午3:30,第2集团军孙连仲司令官发布了总攻命令,坚守台儿庄的部队向日军开始了猛烈进攻。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7日,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长官发布了总攻命令。陷于各路中国军队围堵中的日军第10师团,抛下大量的尸体和辎重狼狈逃窜。
台儿庄大战从3月23日起,到4月7日止,在半个多月的苦战中,日军死伤总数达2万人以上,第10师团的主力被歼灭。
台儿庄大捷一扫中国军民自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以来的悲观情绪,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和勇气!这是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这是一场迫切需要的胜利!这是一场用尸山血河换来的胜利!
国军抗战不应被历史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