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感谢您的支持!
随着我国和美国的关税问题愈演愈烈,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而作为我们邻居的印度,不但十分的开心,还将这看做是印度发展的绝佳机会。
在印度的一次峰会中,现任印度工商部长,也是莫迪政府核心成员之一的戈亚尔公开表示,这是一次印度转型的机会,并且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那么这个机会真能够成就印度的崛起吗?
印度的假想敌
很多国家在发展一些行业,甚至制定整个国家发展计划的时候都会设定一个假想敌,这个假想敌是一个目标,同时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一旦能够战胜这个假想敌,势必会迎来更好的发展,而印度的假想敌自然就是中国了。
其实早在二战结束后,印度就十分频繁的想要“击败”中国,尽管印度在各方面都失败了,但却一直将中国当做自己的假想敌,并试图通过“借鉴”中国崛起的方式来发展印度。
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和印度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足够大的国土面积,足够多的人口,因此印度一直在尝试用中国发展的方式来崛起,通过观察,他们发现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点:“工业化”。
所谓的工业化可不仅仅是那种高科技工厂,其中包括轻工业和重工业,甚至还可以加入手工业,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各方面还是相对落后的。
于是中国就通过发展工业的方式来不断的强大,一开始还是较为简单的手工业和轻工业,成为“世界工厂”,不但获得了大量的国外投资,还提供了大量税收以及就业岗位。
而在国家得到一定发展后,我国开始大力发展重工业以及高科技产业,这才造就了我国的现在,而印度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先代替我国“世界工厂”的身份。
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印度国内就业难的问题,还可以赚取大量的外汇以及国外投资。
但这个想法在执行的时候却遭遇了巨大的难题,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放弃相关产业链,印度几乎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千载难逢的机会
印度想要和竞争过中国的可能性是很小很小的,首先,我国的各类工厂十分的完善,几乎可以满足所有的客户需求,甚至还可以进行“预判”,让客户在短时间内拿到产品。
而印度想要替代我国拿到各个国家的订单,基本上只有两个突破点,一个是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质量更好,另一个则是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价格更低,这是正常的商业竞争模式。
但现实是,印度目前的工业化能力,几乎拿不出比我国更好的工业化产品,别看印度天天在鼓吹自己的印度理工,这所学校确实不错,但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几乎全部都走向了欧美。
印度本土别说是顶尖人才,连高端人才都没有几个留下,如果提高工业化水平呢。
至于降低价格,这点同样难以达到,我国的各项产品几乎已经将利润压到了最低,根本没有给印度反超的机会,所以印度想要通过在工业方面抢夺中国的市场份额,几乎是在痴人说梦。
但就在中国和美国出现关税冲突的时候,印度仿佛看到了崛起的希望,在他们看来,这会大大限制中国产品在世界上的市场份额。
毕竟美国为代表的美元贸易区,美国有着巨大的话语权,一旦美国真的要限制中国,中国就必须拱手让出这些市场,这难道不是印度的机会吗?
如果印度真的可以拿到这些市场份额,等中国和美国解决关税问题后,中国产品想要再次进入市场就会变得艰难无比。
到了那个时候,印度的工业收入将会达到一个史无前例的新高度,印度的崛起将会十分的顺利。
先不考虑市场份额的问题,仅从印度本身来看,印度真的有能力实现工业化发展吗?
印度的尴尬
印度想要代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分别是印度工厂的生产能力,印度本土的商业环境以及美国的态度。
首先,印度产品想要代替中国产品进入世界市场,必须在产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拿的出手,最起码也必须和中国产品齐平,这样大家才有可能接受印度的产品。
但从目前印度国内的情况来看,这两点印度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印度本土的工业水平在近些年几乎没有什么发展。
其次,一个国家的工业想要发展,国外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国也是在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逐步减少外资企业数量的,即使到了今天,我国依然有大量中外合资的企业。
但印度这些年几乎没有任何外资企业的存活,因为印度本身的经商环境很差不说,印度政府对外资企业的态度也十分的恶劣,说一句吃干抹净也不为过。
因此印度几乎遭到了全世界所有优秀工厂的封杀,而反观其他亚洲国家,比如越南等,反而已经在外资工厂的帮助下解决了很多问题。
最后就是美国的态度了,印度之所以认为这是一个“机遇”,无非是认为中美之间出现了关税问题,但印度和美国不会产生这个问题。
但可惜的是,美国这一次是“无差别”攻击,印度想要进入美国市场,同样要面临关税问题,在这种关税情况下,印度不会有任何的利润空间。
印度对中国的“不服输”,其实已经让他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机会,毕竟在亚洲地区,中国是最大的合作商,任何一个和中国不合拍的国家,发展都会受到巨大的限制。
同时中国有句古话:“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发展的好,自身的基础一定要打牢,可印度近些年在工业方向的“成就”,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敢让印度的产品进入自己的国家呢?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环球网:印度部长竟称关税战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美经济学家警告:别被华盛顿当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