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台海演训结束后,赖清德之流终于等到了所谓的“国际声援”。但演训结束4天,美西方国家才发声,足以说明涉台议题已经“边缘化”。同时,美国军界发出警告,表示中国大陆的收台行动或将提前,他们的依据是什么?
4月2日,解放军举行了“海峡雷霆-2025A”联合演练,G7集团在4天后才通过联合声明,表达所谓的“严重关切”,还指责中国大陆的行动“加剧了台海紧张局势,破坏了亚太和平与稳定”。欧盟27国也发声,重弹“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老调。显然,美西方还想借着渲染台海局势,对中国大陆进行施压。然而,西方国家很清楚,若台海冲突真的发生,他们没有一个是中国大陆的对手,因此竭力避免自己被卷入局势中。

不过,得到数十国声援,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赖清德的处境也不会改善。就在4月8日,赖清德的“心腹大将”、绿营“民代”吴思瑶成为了蓝营的首要罢免目标。据悉,蓝营方面计划在40天内,达成3.5万份联署书。罢免团队负责人赖苡任称,蓝营的“中央”和“地方”人员都参与了联署书收集,将100%罢免吴思瑶。而在台“立法机构”,绿营团总召柯建铭仅因为座次问题,就扰乱了民进党当局安排的“朝野协商会”,引发蓝白两党群而攻之,让赖清德非常难堪。

而在这个时候,赖清德又收到了一个坏消息。“1945网站”等美国军事媒体认为,解放军的收台行动可能大幅度提前,甚至未来6个月内就会展开行动,让台海局势迎来终局。美国军事界出现这种观点,主要是看到解放军连续三次启动围台演练,美国及其盟友事先都没有反应,后续也没有任何实质性举动。而且,中美军事力量在亚太地区的比重,已经逐渐向中国大陆倾斜。这个情况,使得美国继续实施“以台制华”策略,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风险。

同时,中美的关税大战升级,也将推动台湾问题加速解决。日前,特朗普要求中方将所有对美反制全部撤回,否则会再加征50%的关税。显然特朗普没有意识到,他的这项举动就是让中美“硬脱钩”。然而,若在经贸方面失去了牵绊,中方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顾虑就更少了。毕竟,过去美国一直把经济关系作为筹码,中国大陆也需要考虑收台是否影响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但若特朗普真的切断中美经贸联系,中方完全不仅能启动收台,还能放弃使用美元。这种情况,会给中国大陆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但美国将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