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价已创下历史新高,在个别地区、5公斤大米的价格超过五千日元,这相当于256元人民币。
可该国舆论非但不反思自省,一些日本网民还把问题推到中国人的头上,实在是让人无语。
据日本《每日新潮》杂志4月18日的消息,日本今年的米价一直在飙升。
截止4月18日,冲绳等地5公斤装大米价格已超过五千日元,多地米价也在这个价格周边徘徊,随时有再创新高的可能。
农林水产省对此的应对策略是:把国有的储备大米投入市场,想通过增加供给的方式来稳定米价。
但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因为储备大米投入市场后,米价不降反升,民众抱怨说在市面上根本就买不到。
这是什么原因呢?
实际上日本并不缺粮,投入的储备粮食也没有流入市场,而是被米商屯在仓库里!
此前有多家日本媒体宣称,米价上涨是因为2024年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导致收成不佳、大米减产。
但农林水产省在本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稻谷并没有减产,相比前年还增产了18万吨,无论如何都算得上是好收成。
说的更明白一点,日本这一轮的粮荒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官商勾结囤积居奇、制造恐慌牟取暴利的结果。
客观的说,粮商光是囤货惜售垄断不了市场。想要控制米价,还必须掐断供应源头、不允许民众从国外进口。
而日本对进口大米实施免税配额制,超出部分每公斤要征收341日元高额关税,正好起到了这个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长年实施反华教育,有什么事往往会怪到中国人头上,而这次也不例外。
米价上涨的舆论发酵后,一些日本媒体和专家借机重弹反华论调,宣称是中国进口了太多的日本大米,才害的日本人没有米吃。
这种鬼话反智程度过于明显,本不该有人相信。但部分日本民众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把这些专家的话当真了。
一些日本网民还与之唱和,有人信誓旦旦的在贴文中说,中国买家高价收购日本大米,国内的流通业者是从中国人手里批发,而不是从超市拿货。
类似的言论没有给出任何证据,但明显挑动了其它人的神经,很多人都留言大骂中国人。
那中国到底进口了多少日本大米,是否对日本的米价产生了影响呢?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中国进口的日本大米仅为0.041万吨,同期出口给日本的大米却有7.24万吨。
2024年1月至7月,中国进口日本大米减少至0.014万吨,同期出口给日本的大米为2.5万吨。
相关数据已经说明了问题,中国进口的日本大米极少,出口的却相对较多。
虽说这不过是正常的贸易行为,但离了中国,日本的米价只怕会更高,该国民众应该学会感恩才对!
分析认为,日本政府若真想解决米价上涨的问题,最佳方案是从打破国内垄断、改革关税政策入手。
而转移矛盾、煽动民粹,将问题归咎于中国恐怕于事无补,只会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