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一声,铁锤砸在烧红的铁块上,火星四溅,也溅到了我的心上。那份泛黄的离婚协议,边缘已经磨损得厉害,上面还留着一块淡淡的咖啡渍,那是她走之前,最后一杯咖啡洒下的痕迹。那咖啡的苦涩,像极了父亲那句:“算了,吃亏是福。”
1父亲是个铁匠,在镇上开了个小小的铁匠铺。他打造的农具结实耐用,深受乡亲们的喜爱。可父亲有个毛病,有赊账的,他从不记账。他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没个难处?能帮就帮一把。”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那天,我正帮父亲拉风箱。那时的短信提示音还是清脆的“嘀嘀”声,一条短信打破了铁匠铺的宁静:“我们离婚吧。”是她,我的妻子。
那年头,铁匠铺的生意还算红火,叮叮当当的声音,像一首永不停歇的交响乐。父亲总是乐呵呵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像一张饱经风霜的地图。他那双粗糙的大手,既能挥舞铁锤,也能小心翼翼地帮我整理衣领。
邻居王老汉,是个出了名的赖皮。他找父亲打了把锄头,说好秋收后付钱,可到了秋收,他却装聋作哑,闭口不提。父亲去他家要账,王老汉却耍起了无赖,说锄头质量不好,用几天就坏了。
那天,我记得很清楚,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老式挂钟“当当当”地敲了十二下,父亲叹了口气,走到王老汉面前,弯下腰,竟然道歉了:“王老哥,实在对不住,是我手艺不好,让你受委屈了。这锄头的钱,就当我孝敬你的。”
父亲的举动,让我震惊不已。 我冲上去,想要理论,却被父亲一把拉住。他摇了摇头,眼神里充满了无奈和疲惫。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佝偻的背影,像一座即将崩塌的山。2“爸,他明明是赖账,你为什么要道歉?”我气愤地质问父亲。
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做人要厚道。王老哥家也不容易,他儿子生病住院,花了不少钱。咱们能帮就帮一把,吃亏是福。”
父亲沉默了,他走到铁匠炉旁,拿起铁锤,一下又一下地敲打着烧红的铁块。火星四溅,映照着他沧桑的面容。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那段时间,家里的经济状况很不好。我的工资不高,勉强够维持生活。妻子经常抱怨,说我没出息,跟着我受苦。她喜欢城里的生活,喜欢漂亮的衣服和精致的妆容。而我,只能给她粗茶淡饭和简陋的住所。
记得有一次,她看中了一件新款的连衣裙,要好几百块钱。我囊中羞涩,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她生气了,和我大吵了一架,说我没用,连一件衣服都买不起。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心里充满了迷茫和困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凌晨三点,我起床走到阳台上,看到那盆枯萎的茉莉花。那是她最喜欢的花,曾经开得那么娇艳,如今却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 我想起了她曾经说过的话:“跟着你,就像这盆茉莉花,慢慢地枯萎。”3离婚后,我独自带着孩子生活。铁匠铺的生意越来越差,镇上的人都去城里打工了,很少有人再需要农具。父亲的身体也越来越差,经常生病住院。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上的负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人生是不是注定要失败。
有一天,我去看望父亲。他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瘦得皮包骨头。他看到我,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说:“孩子,别灰心,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我握着父亲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那个温暖的铁匠铺。父亲总是那么乐观,那么坚强,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父亲的善良,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我开始尝试改变自己,努力工作,积极生活。我开始学习新的技能,寻找新的机会。我相信,只要我不放弃,总有一天,我会走出困境。4几年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把父亲接到城里,让他安享晚年。铁匠铺也关了,那叮叮当当的声音,也成为了我记忆中的一部分。
有一天,我带着孩子去看望王老汉。他已经老了,驼着背,拄着拐杖,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他看到我,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说:“孩子,当年是我不对,赖了你家的钱。”
我笑了笑,说:“王爷爷,都过去了。您好好保重身体。”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父亲的用意。 他不是不知道王老汉是赖账,他只是不想让王老汉难堪,不想让乡里乡亲的关系变得紧张。他用自己的善良,维护了乡亲们的和谐。5父亲去世后,我整理他的遗物,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铁盒。铁盒里装着一些零钱和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写着:“吃亏是福。”
父亲的铁匠铺已经不在了,但他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却永远不会消失。我会永远记住他的教诲,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 这件事,曾经让我无法理解,甚至感到愤怒。但现在,我明白了,父亲的善良,是一种更高尚的品质,是一种值得我一生学习的榜样。生活就像一块烧红的铁块,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一件有用的工具。而父亲的善良,就像那把铁锤,帮助我克服困难,战胜挑战,最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