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使馆获得一手资料,日本将有一场大难,一旦发生近30万人死亡

刘灵萱丫 2025-04-19 16:57:41

我国驻日大使馆对在日华人华侨发出预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南海海槽,将会在未来三十年内发生大地震,震级极为巨大。

“巨大”两个字足以看出人类面对大自然,仍旧如同一个无力的孩童,无法做出具体的数字预测。

初步预测,这场地震将会向东蔓延到福岛,向西蔓延到冲绳,预计会造成29.8万人牺牲,经济损失高达1.8万亿美元。

至于这场地震具体会发生在哪一天,当前仍未做出具体的预判,我国驻日大使馆仅仅做出了提醒,日本政府也发出了相关的预警通知。

我国为什么要配合日本发布地震预警呢?

此外,日本既然知道了危险,人类为什么不能避免危险?日本又该如何应对接下来即将到来的危机?

日本地震来临

2011年,日本就发生过高达9级的大地震,地震以及其所带来的海啸,致使本国遭遇到了巨大的损失。

“巨大的损失”五个字说来轻巧,背后却是无数栋房屋的倾塌,无数生命的死亡,以及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

无论对于哪个国家而言,发生这样巨大的自然灾害都是人类社会的不幸。

自然灾害如同这个地球母亲身上的一块伤疤,发生在哪里,哪里就会出现伤口,不要以为这个伤口仅仅会伤及到某个国家。

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人类一定要团结起来。

若是仍旧以狭隘的民族观来看待这件事情,以幸灾乐祸的心态来观察这件事情,最后当灾难祸及我们自身时,我们根本无力应对。

因此,我国驻日大使馆才配合日本政府发布地震预警,一来是保护我国在外的民众,二来则是给日本一个友好的态度。

当年咱们国家疫情爆发的日本,人家日本可是第一时间支援物资,物资上还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眼。

我国又岂能因为日本曾经犯下过罪行而放弃最基本的人道主义观念呢?

仇恨归仇恨,我们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进行回击,但是面对人类共同的自然灾害,我们要与这位邻居站到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在帮助对方的过程中,学习对方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先进经验。

同时,自身遇到危险的时候,对方也会因为我们的帮助,而过来帮助我们。

当然,仇恨永远归仇恨,我们永远不能忘掉,也不会忘掉。

这个问题解释完后,另外一个问题又来啦,为什么人类明明知道有危险,却无法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以避免人口的死亡呢?

脆弱的人类

人类是大自然中一个极其脆弱的存在,一口气,一滴水,都足以使其致命。

地震是人类社会最常见的一种现象,跟随了人类千年,据史料记载,世界最早的监测地震的仪器,就是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当时汉朝的首都在洛阳一带,张衡的地动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预测地震。

地动仪有八个方位,这八个方位以洛阳为中心,若是哪个方位发生地震,地动仪上的相应的方位就会吐出一粒小球。

地下每一个方位都有一只蟾蜍,小球掉落到蟾蜍的嘴中时,都会发出“叮当”一声。

汉朝时期,最流行的思想是天人感应,大家伙都觉得发生地震、洪水之类的自然灾害,都是上天对统治者的一种警示。

这是要告诉这些统治者,你可要小心啦!反思一下看看是不是你的德行有问题。

若是沿着这个思路来做事情,根本就不会有地动仪的出现,因为这个指导思想本身出了问题。

张衡把地震定义为了自然灾害,在这个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才有了地动仪的出现。

据当时的史料记载,地动仪还真是预测了一场地震的发生。

某次,工作人员发现了西北一方的小球跌落,因为这是一种新型产品,大家谁也没有在意。

结果没过几日,西北方快马加鞭,送来了地震的消息。

从东汉到今天,怎么着也有了两千多年啦,人类关于地震预测的技术仍旧没有取得长足的进展。

只能大致推断到某个区域会发生地震,如同日本这一次的预测。

但是面对某些突如其来的地震,人类仍旧无能为力。

就像突然面对一阵狂风,明明可以看到其已经到来,但是由于时间太短,根本无法及时做出反应。

且看看日本这次报道的可能会发生地震的区域。

东到福岛,西至冲绳,面积如此广阔,如此大范围的地震,到底哪个区域的震级更大,哪个区域的百姓无需担忧,谁也不敢给出确切的安排。

人类面对大自然,如同面对着茫茫黑夜,只能打开一盏灯,看见一盏灯下的狭窄区域。

要预测在灯光之外发生的事情,就如同登天,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认识地震,也见识过地震的危害,但就是无法躲过他。

他就在那里,如同魔鬼,随时可能会出现,对准人类就是一阵厮杀。

人类无能为力,面对此事,人类只能拿出如下解药,如同刘慈欣在《三体》当中所言:

要还岁月以文明,而不是还文明以岁月。

关键是人类是否解决这些问题呢?

博弈与衡量

几千年啦!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就连牛顿,在物理领域耕耘了一生后,最后还是选择了皈依上帝。

苹果掉下来了,他知道这是万有引力,但是自然界类似的事情太多了,这一引力放到无边无际的宇宙当中,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也就是说人类在物理界的一次重大发现,需要耗费数千年的经历,而这一重大发现连大自然的沧海一粟都不到。

地震是大自然的震怒,人类目前只能做到两点,第一点就是提前预防。

日本从2014年就开始准备各项工作,对有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进行了检查,每一幢建筑,每一项可能造成的隐患,都提前做好了防范措施。

但是准备得再充足,也无法切实应对大自然的攻击,人类与人家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对方来了,咱们乖乖的认输就行。

认输不等于放任不管,而是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相应的动作。

第二点则是灾后重建,利用本国在过往岁月数十年的积淀,整合全国的力量,在废墟之上重建自己的家园。

有人提出,为何不提前把这个区域的人先撤出来呢?

如此广阔的区域,高达数百万人,要他们丢下在家园所奋斗出来的一切,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生活,他们舍得吗?

或许其中有些人愿意为了性命去做这些事情,他们又该把家乡的房子卖给谁?

留着吧,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卖吧,即将到来的地震使得这些区域的房子根本卖不上价钱。

这还仅仅是个人层面的难题,国家层面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困难。

日本本就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若是预测到某个地方会出现地震,就提前安排民众转移。

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由谁支付?要把他们具体安排到哪个区域?

日本国土面积本就狭小,如果每次都这么安排的话,政府肯定要加大开支。

日本本就是背负着巨大的债务,在这个过程中,谁也不敢保证是否会出现流民。

当一个国家的流民数量积攒到一定程度时,整个国家的政局就会极度不稳定。

最后,地震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另外一些问题就会率先出现。

而地震叠加的伤害就会使得本国承受更大的压力,到时候连赈灾的钱都拿不出来。

因此,所谓提前转移群众的说法根本无法实现,不仅无法实现,还会演变成一场比地震危害更大的灾难。

也就是说,日本的这场地震避无可避,只能迎面冲上去,而后再灾后进行重建。

不要说日本的高层无情,这是由其本国的国情所决定。

如同《大明王朝1566》里的吕芳所言:皇帝心目当中装的是九州万方,而不是一城一县。

参考资料:

1、红星新闻 《日本预估未来30年发生特大地震概率80%,中国驻日大使馆发文提醒》

2、张衡地动仪的诞生——《中国地震》 2013年第2期179-197,共19页

1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