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男子38岁仍在家啃老,吃喝拉撒全靠父母伺候:我妈不会享受

古古说古今呗 2024-11-30 05:49:56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很难办

这年头啃老的人不少见,但像河北小李这样"啃得理直气壮"的,估计能吓掉你的下巴!

38岁的大小伙不是没本事——曾经月入5000,在国企当过白领,创过业当过老板。

可现在呢?整天躺平在家里啃老,吃喝拉撒全靠年近花甲的父母伺候。

更离谱的是这位"啃老专业户"居然理直气壮地表示:"我妈不懂享受生活!"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曾经有为的年轻人变成了这样?

2020年的一个午后,记者来到梁大婶家,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令人哭笑不得的画面。

小李正歪坐在沙发上,赤裸着上身手里盘着一串佛珠,一副大爷的派头。

面对记者的到来,他连衣服都懒得穿,摆出一副"爱咋咋地"的表情。

这哪是在家养老?简直就是在家里当"皇上"啊!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位"啃老皇帝"每天的日程表简单得很:睡到自然醒,等老妈伺候。

梁大婶和老伴起早贪黑外出打工,就为了养活这个"巨婴"儿子。

一提到工作小李就一副看破红尘的模样:"人这一辈子不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何必那么累呢?"

父母辛苦攒下的养老金,在他手里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地花完了。

搞得两位老人不得不在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重新步入打工大军的行列。

每到饭点这位"啃老达人"就坐等父母回家做饭,连个碗都懒得洗。

更气人的是他居然提议要卖掉父母的房子,美其名曰"享受生活"。

梁大婶听到这话时的表情,像是吃了一万个柠檬那样酸楚。

"这房子可是我们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啊!"梁大婶气得脸都青了。

但小李却一脸轻松:"卖了房子,咱们全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您和我爸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这话说得好像他是为父母着想似的,简直气到让人想笑。

记者忍不住问他:"你就不怕以后怎么办吗?"

小李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才是真理。"

这种歪理邪说听得在场所有人都想给他来个当头棒喝。

父母赚的每一分钱,都被他挥霍在吃喝玩乐上,连个存钱的概念都没有。

看着眼前这个"啃老专业户",很难想象他曾经也是个上进的小伙子。

2004年初中毕业的小李只身闯荡北京,在建筑工地上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凭着一股子拼劲,他很快就能赚到月薪5000元,在当时可是响当当的收入。

谁料这小子的人生剧本,愣是被一个"50万彩礼"给改写了。

那是他的第一段姻缘,女方家庭条件和他家差不多,女孩在保定工作,月薪2000多。

为了这段感情他主动辞掉北京的高薪工作,回到保定从头开始。

工资一下子从5000降到了1000,但小李觉得为爱情做出牺牲值得。

可没想到见家长那天,准丈母娘开口就是50万彩礼,这一下子把小李给整不会了。

气头上的小李脱口而出:"你这不是卖女儿吗?"然后事情就闹大了。

一把水果刀不仅刺伤了准丈母娘,也刺破了他对爱情的幻想。

虽说伤势不重但小伙子还是因为这冲动的举动蹲了几个月局子。

从此小李的人生开启了"倒霉模式"。

出狱后他重整旗鼓,再次北上打拼很快又混出了名堂。

命运似乎在跟他开玩笑,这时第二段姻缘来了。

同样是老乡同样是为爱放弃高薪工作,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这回他在国企上班,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可新婚燕尔没多久,妻子就开始对异地分居生活不满。

"要么回来要么离婚",面对这样的最后通牒,小李又一次选择了爱情。

回到保定后租房生活的压力山大,工资也大不如前。

妻子开始对他冷嘲热讽,觉得他没本事还要靠她工资贴补家用。

最糟心的是某天回家竟撞见妻子和别的男人举止亲密。

第二次离婚后小李仿佛变了个人,觉得一切都是为了钱。

他带着满腔怨气再次北上,这回要靠自己创业当老板。

和几个工友合伙接了个大项目,没成想遇上了卷款跑路的包工头。

为了追讨工程款,他采取了极端手段,结果再次进了局子。

这下可好不仅赔了夫人又折兵,还背上了一身债。

两次婚姻失败两次入狱经历,这接连的打击彻底摧毁了小李的生活信念。

从一个拼命三郎,变成了一个躺平啃老的"巨婴"。

说起小李的转变,记者特意咨询了心理专家。

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典型的家庭教育失调造成的"巨婴综合征"。

梁大婶夫妇虽然不想儿子变成现在这样,但他们的溺爱却成了"帮凶"。

就像是一个人吃饭,有人喂习惯了自然就不愿意自己动手了。

父母对小李的过度保护,反而剥夺了他面对挫折的能力。

每当小李遇到困难,父母总是第一时间冲上去"灭火"。

第一次婚姻失败后,父母觉得是彩礼的问题,安慰他说没事。

第二次离婚时父母又觉得是工作的问题,继续安慰他。

创业失败背债父母毫不犹豫地掏出养老金给他"补窟窿"。

这种事事都有"后援团"的感觉,让小李失去了独立面对人生的勇气。

有专家研究显示,一个人要经历多次感情挫折才能收获真爱。

女性平均要经历7段恋情,男性更是要谈8次恋爱才能修成正果。

创业也是如此成功往往需要十年以上的积累和沉淀。

但小李没等到开花结果就放弃了,选择躺平啃老。

这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现象:父母越是想让孩子省心,孩子就越不懂得独立。

啃老实际上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

父母越是纵容孩子就越是理直气壮。

孩子越是依赖父母就越是身心俱疲。

这种恶性循环最终把一个本该独立的成年人变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巨婴"。

这样的故事不只发生在小李一个人身上。

现在的社会像小李这样的"啃老一族"正在悄然增多。

有的是为了买房买车啃老,有的是为了结婚啃老,而小李则是为了"躺平"啃老。

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可小李这样的"巨婴",是在让父母"等待"变成了"伺候"。

梁大婶每天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和老伴有朝一日离开人世后,儿子该怎么办。

但小李对此满不在乎:"反正咱们又不在一个户口本上,你们别操心我了。"

这种近乎冷血的话,道出了啃老族最大的悲哀——失去了生活的责任感和上进心。

他们像是陷入了一个怪圈:越是啃老,就越不愿意独立;越不独立,就越离不开啃老。

说到底啃老不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一种病态。

它不仅透支的是父母的养老钱,更是在透支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

有人说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

但现在的问题是,老了还要养儿这实在太讽刺了。

对于像小李这样的啃老族,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味地谴责。

而是要反思:是什么让这些本该独立的成年人,宁愿做爸妈身边的"寄生虫"?

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是社会压力太大?还是个人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无论如何38岁的人了,该是时候学会自己长大了。

毕竟人生最大的成功,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学会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小李的故事告诉我们:溺爱的苦果,不是一个人在尝,而是一家人在承担。

愿每一个像小李这样的"啃老族"都能早日醒悟,走出啃老的怪圈,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0

古古说古今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