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演员王晓棠少将简历

雅可谈过去 2025-02-26 14:43:35

她的一生,是民国闺秀在红色浪潮中的重生,是母亲丧子后用电影疗愈时代的创痛,更是以一己之力撬动体制沉疴的勇者。从镜头前的惊鸿一瞥到银幕后的运筹帷幄,王晓棠用88载春秋诠释了何为“人民艺术家”——在历史的裂缝中绽放,在时代的镣铐下起舞。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国家一级演员王晓棠将军的故事。

王晓棠的祖籍是江苏南京,1934年出生于河南开封。

王晓棠的父亲王叔惠是国民党陆军少将,曾在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工作,母亲汪健出身于书香门第,当时,日军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王叔惠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日和内部腐败问题非常不满,便申请离开国民政府,王晓棠的父母有着相同的爱好,除了画画之外,还都喜欢戏剧。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王晓棠从小就表现出对京剧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天赋,当时重庆有一位京剧名家叫郎定一,王晓棠的母亲非常喜欢看她演的戏,心想如果郎定一能收女儿为徒,女儿一定能够学有所成,于是便多次请求郎定一收女儿为徒。

在王晓棠母亲的多次请求下,郎定一答应见王晓棠一面,正是这一面,让郎定一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决定收天赋出众的王晓棠为徒。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晓棠跟随父母辗转于南阳、武汉、万县、涪陵等地,于1939年到达重庆,直到1948年才回到老家南京,也就在这一年,王晓棠又跟随家人迁到浙江杭州居住,并考入浙江省立女子中学,在校期间,王晓棠参加话剧社,立下了从艺的志向。

1952年对于王晓棠来讲,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这一年,时任总政文化部部长的陈沂,决心要打造顶级的歌舞团和京剧团,派黄宗江到上海游说一些表演名角参加总政文工团,当被问到敢不敢参军时,王晓棠没有丝毫犹豫说出了“敢”字。

当时,王晓棠在上海报考上海剧专,也就是后来的上海戏剧学院,结果剧专当时不招生,然后,通过王晓棠母亲的朋友介绍,认识了演员黄宗英,最终在黄宗英、赵丹夫妇和黄宗江推荐下,顺利进入解放军总政文工团京剧团。

当时正赶上全国扫盲,文化基础较好的王晓棠被任命为兼职文化教员,管理扫盲班、初小班和高小班,她每天五点起床,练完功之后开展文化学习工作,经常批改作业到凌晨两点,结业的时候,王晓棠获得三等功。

1955年,王晓棠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凭借《神秘的旅伴》中彝族姑娘“小黎英”一炮而红,还演唱了《缅桂花开十里香》。

1958年,王晓棠在电影《边寨烽火》饰演女主角玛诺,凭借该影片获得第11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

1963年,王晓棠在《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饰演孪生姐妹金环和银环,以细腻层次塑造革命者与知识青年,被周恩来总理称赞“演活了时代女性”。

此外,王晓棠还凭借在《海鹰》《英雄虎胆》中的精彩演出,让旗袍造型引领时尚,被誉为“中国版奥黛丽·赫本”。

然而,在接下来的十年运动中,王晓棠身陷旋涡之中,因“国民党将领之女”的身份而遭到批斗,被关入“牛棚”,不久被下放到北京怀柔林场劳动,白天种树养猪,深夜偷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王晓棠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文艺信念。

1975年,41岁的王晓棠结束六年林场下放生活,回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开始向编剧导演方向转型,1984年,王晓棠被任命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两年后(1986年)凭借现实主义电影《老乡》,再次荣立三等功,并被评为总政系统的“三八红旗手”。

这一年,王晓棠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王晓棠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被任命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92年,王晓棠升任厂长,并在第二年(199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八一厂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厂长,也是中国电影史上从明星到女将军之唯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王晓棠写过一首自白诗:

“有人说,演员最大的幸福是获得赞誉和金奖。不,不,我的最大幸福是和人民相思难忘。”

这是对王晓棠将军一生最好的诠释。

6 阅读:2867
评论列表
  • 2025-02-27 17:34

    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