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5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与2024年的排名相比,上海高校在各类型排名中的表现既有延续性,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各高校自身的发展态势,也能让我们从中洞察上海高等教育格局的动态演变。
一、综合性大学:头部格局稳定
在综合性大学排名中,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作为上海高校的领军者,2024年和2025年均展现出强劲实力。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位居全国第4名,复旦大学位列全国第5名;到了2025 年,这一排名顺序依旧保持。
这表明两所高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培养等核心竞争力方面,维持着较高且稳定的水平。
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同样表现出色,2024年同济大学排名第18,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30;2025年同济大学仍居第18名,华东师范大学继续位列第30名,稳稳占据全国30强的位置。
这四所高校作为上海综合性大学的代表,其稳定的排名为上海高等教育在全国树立了坚实的标杆,彰显了上海在综合性大学建设方面的深厚底蕴和持续投入的成效。
二、单科性 “双一流” 高校:优势突出,部分有新突破单科性 “双一流” 高校:优势突出,部分有新突破
1、财经类:上海财经大学持续领跑
在财经类大学排名中,上海财经大学的优势极为显著。2024年和2025年,上海财经大学均毫无悬念地位居榜首。
该校长期以来在财经领域的学科深耕,吸引了顶尖的师资和优质生源,产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其在财经专业教育方面的权威性和领先性得到了充分认可,在软科排名的各项细分指标,如专业排名、学术论文影响力、学生就业质量等方面,都表现卓越,持续捍卫着其在国内财经类高校中的龙头地位。
2、中医药类:上海中医药大学进步显著
2025年软科新增了中医药大学排名,为该领域高校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展示平台。上海中医药大学表现亮眼,一举摘得第2名。相较于2024年医药类大学排名中的名次,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这得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近年来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上的大力投入,积极推动中医药科研创新,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
例如,在一些中医药重大疾病防治研究项目上取得突破,其附属医院在中医临床实践和教学方面的示范作用也不断增强,提升了学校在中医药领域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3、语言类:上海外国语大学稳居前列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语言类大学排名中,2024年位列全国第2名,2025年同样保持这一佳绩。作为我国顶尖的语言类高校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拥有丰富的语言学科资源,涵盖众多语种。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表现突出,与全球多所知名高校开展交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语言实践平台。
在翻译、语言学等学科方向上,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在软科的学科评价指标中优势明显,因而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稳居全国语言类高校前列。
3、体育类:上海体育大学独占鳌头
上海体育大学在体育类大学排名中的表现堪称 “霸主” 级别。2024年和2025年,该校均领跑体育类大学排名。上海体育大学凭借其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科研等全方位的优势,在软科排名中脱颖而出。
学校拥有一流的体育场馆设施和专业的教练团队,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运动员和体育专业人才。在体育科学研究方面,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领域成果斐然,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也奠定了其在体育类高校中的领军地位。
4、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亮点频现
(1)上海纽约大学:合作办学典范
上海纽约大学在合作办学大学排名中表现出色,2024年位列第2名,2025年继续保持这一排名,且在公办总榜中跻身百强,位列全国第73名。
作为一所具有独特办学模式的高校,上海纽约大学融合了中美优质教育资源,采用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其师资队伍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丰富的国际教学经验。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的塑造,毕业生在国内外就业市场和继续深造方面都表现优异。这种创新的办学模式和卓越的人才培养成果,使其在软科排名中持续获得高度认可。
(2)华东政法大学:政法领域实力强劲
华东政法大学在政法类大学排名中,2024年和2025年均取得第2名的佳绩。作为我国知名的政法类高校,华东政法大学在法学学科建设上底蕴深厚,拥有一批在国内法学界颇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
学校的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丰富且前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法律实务实习机会。
在科研方面,围绕法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产出了众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在软科政法类大学的各项评价指标中得分较高,从而稳固了其在政法领域的优势地位。
(3)民办高校:逐步发展,有所进步
在民办高校总榜中,上海有3所高校上榜。2024年,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立达学院在民办高校中的排名各有表现;到了2025年,上海建桥学院排名第15名,相比2024年可能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或社会声誉等方面有所提升,进而排名保持稳定或有所进步。
上海杉达学院在民办财经类中位列第5名,说明其在财经类专业教育上有一定特色和优势,通过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逐步提升了在民办财经类高校中的竞争力。
上海立达学院排名第91名,尽管排名相对靠后,但相较于2024年也可能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如校园基础设施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等,在民办高校的激烈竞争中努力提升自身地位。
总体而言,从2024年到2025年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来看,上海高校在各类排名中整体表现稳健,“双一流”高校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在各自领域保持优势;非“双一流”高校也在不断挖掘自身特色,寻求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些排名变化也为各高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激励它们在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学科建设、推动科研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推动上海高等教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如果你对某些高校排名变化的具体原因感兴趣,或者希望我进一步分析排名对高校招生、社会声誉等方面的影响,都可以告诉我,我能给出更具针对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