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张女士在一次体检中查出颈动脉斑块,医生警告她:如果不干预,未来几年很可能面临脑梗风险。她既害怕又困惑——自己平时饮食清淡,也不抽烟喝酒,怎么就血管出问题了?
经过仔细询问后发现,张女士虽然生活习惯不错,但长期缺乏叶酸,导致体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偏高,而这正是血管损伤、斑块形成的隐形推手。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女士开始每天服用两片叶酸,同时调整了饮食(增加蔬菜、全谷物摄入)和运动习惯(每周快走3次)。半年后,李女士血管状况有所改善,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变得更好了。
35岁以后,无论男女,都需要关注叶酸水平,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叶酸不足可能大幅增加脑梗、心梗风险!

叶酸如何帮我们防脑梗、清斑块?
叶酸在人体内扮演着甲基供体的关键角色,参与DNA合成与修复。当叶酸不足时,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这种被医学界称为"新一代胆固醇"的物质会像砂纸一样摩擦血管内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Hcy水平高 → 血管内皮发炎 → 斑块形成 → 脑梗/心梗风险↑
补充叶酸可降低脑卒中风险,效果堪比某些降压药!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代谢叶酸的能力下降,加上现代人饮食精细化(少吃绿叶菜)、基因差异(部分人群叶酸利用率低),导致很多人隐性缺乏叶酸,却浑然不知。
35岁后无论是否有明显症状,都应该关注叶酸水平,特别是对于长期外卖、蔬菜摄入不足、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更为重要。
以下人群尤其要警惕: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
有脑梗、心梗家族史的人
长期吸烟、饮酒者
体检发现Hcy>10μmol/L的人

叶酸该怎么补充?
1. 该补多少、怎么补?
于35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选择合适的叶酸补充剂。市面上有单纯叶酸片,也有与B6、B12等配伍的复合制剂,后者往往有更好的协同效果。
比如斯利安超级叶酸片,它里面添加了活性B12和活性B6,和叶酸联用效果更好。每片含0.4mg的叶酸,根据相关的共识,慢病患者每天吃两片0.8mg的剂量即可。另外,它的吸收率相比普通叶酸提高17.2倍,能更快吸收并发挥作用。
特别提醒,不同人群的叶酸需求可能存在差异。例如,MTHFR基因突变者可能需要更高剂量的叶酸才能达到同样效果。因此,在开始补充前,最好咨询医生并进行相关检查,制定个性化的补充方案。

2. 食补还是补充剂?
食补:菠菜、芦笋、西兰花、鸡蛋、肝脏等富含叶酸,但烹饪会损,靠饮食很难吃够0.8毫克。
补充剂:更精准可靠,尤其适合代谢能力下降的中老年人。
3. 多久能见效?
一般3-6个月后复查Hcy水平,多数人会有明显改善。配合低盐饮食、适度运动,效果更佳。
我们也要认识到,营养素的吸收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依赖补充剂而忽视整体生活方式,就像只修补墙壁裂缝而不管地基问题。戒烟限酒、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等健康习惯,协同作用才能越来越好。
文献参考:
全红.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吉林医学,2023,44(12):3430-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