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家里在场人数比较多,担心茶汤不够分,以茶待客要怎么做?

小陈茶事 2025-01-30 12:51:2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过年的这几天,从白天到黑夜,处处洋溢着热闹与喜庆的氛围。

一年之中难得见上几次面的亲朋好友,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久违地相聚。

大人们聚在装饰一新的茶室里,喝茶聊着家常,讲述着过去一年里经历的点点滴滴。

小孩终归是闲不住的,往口袋里塞了一把零食水果,三五成群地跑到楼下空旷的地方,兴奋地玩起了各种小炮仗。

晚上吃过饭后,再一起放烟花、赏灯会,亮光照在每个人的脸庞上。

一整天的时间里,大家都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之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团聚时光。

小小的孩童,正是最喜欢过年的阶段。

记得以前看《红楼梦》,经常会特意挑出过节的片段看。

看荣国府除夕如何收年货、放鞭炮,看大观园的哥儿姐儿们穿新衣、听戏,等等等等。

大家齐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就是年味的体现。

人数一多,泡茶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

从茶叶挑选到待客礼仪,处处透露着细节与讲究。

通常的泡茶习惯,在这时显得有些局促,很容易出现茶汤不够分的状况。

面对这样的挑战,有哪些办法可以巧妙避免呢?今天就来一同分析。

《2》

在场超过三个人,用容量大一些的盖碗泡茶。

一个人喝茶用小盖碗,有较多客人时就换成大盖碗,已成为许多人的泡茶习惯。

这种做法满足了茶汤平均分配的原则,还可避免客人的茶杯只有半满带来的尴尬。

但值得注意的是,盖碗并非越大越好。

特别是150毫升及以上的容量,普通大众通常难以轻松驾驭。

首先,出汤时以大拇指与中指握住盖碗两端,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同,决定了抓握范围的上限。

即便是刚好能握紧,使用过程中既要防止盖碗从手中跌落,又要固定盖子的倾斜角度,同时手腕还要不断加大翻转角度……

显然,盖碗容量太大难免让人手忙脚乱,容易顾此失彼。

另外,这样的盖碗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投茶注水后进一步增加了手腕的负担。

如果手腕力量不够,出汤速度便大大减慢,还容易出现手抖的情况,一不小心就烫到自己。

多重因素影响之下,太大的容量盖碗用起来过于吃力,实用性相对较差。

经过多次试验后发现,容量130毫升的盖碗是最佳选择。

在此基础上,注水量有所提升,但依旧可以参考到达碗沿边缘的标准,投茶量也需要跟着比例增加。

以白茶为例,常见的110毫升标准盖碗,投入5克干茶比例正好。

换算一下,130毫升的盖碗,投茶量需要增加到6克。

倘若茶少水多,哪怕只有一克之差,茶汤滋味也会有着截然不同的呈现,口感明显变淡。

客人喝到这样的茶,不由得产生“主人家小气、不舍得投茶”的想法,场面就有些尴尬了。

《3》

依旧用标准盖碗,两冲并作一冲。

大盖碗用起来固然快速,还能展现出大气洒脱的风范。

但这样的泡茶方式,也不一定不适合所有人。

对于那些平时已经习惯了标准盖碗的人来说,他们早已形成了固定的手感和泡茶节奏。

如果突然更换成大容量的盖碗,往往会觉得不太顺手,反而容易影响到泡茶的整体效果。

特别是泡茶手法还不算特别娴熟的新手,贸然尝试大盖碗,更容易出错。

算错茶水比例、出汤前反复调整而花费不少时间、最终影响到茶汤的口感,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情。

因此,为了确保泡茶待客时不出失误,选择110毫升的标准容量盖碗,效果更可观。

和往常一样,依旧是温杯烫壶、投茶注水、合盖出汤的流程,只是此时需要搭配一个容量更大的公道杯。

公道杯的杯身设计有把手,在分汤时就能有效减轻手腕的负担。

而如果杯口是鹰嘴造型,断水时会更加干净顺畅,避免茶汤断断续续地滴落。

连续泡出两冲茶汤,一同汇入公道杯中。

这时再平均分汤,为在场的每个人倒茶七分满也绰绰有余。

按照这样的节奏喝上几回,茶味逐渐变淡时及时更换新茶,整个待客过程丝毫不显慌乱。

两冲并一冲的做法,在细致程度上可能比不上逐次出汤分配,但它同样也能展现出茶香茶味的变化层次。

和用大茶壶冲泡的做法相比,更能凸显出茶叶的品质与特色,还是有着更明显的优势,大可放心冲泡自家的珍藏好茶。

《4》

换成煮茶法,分汤更方便。

在场喝茶人数超过六人,或是觉得上述两种办法太过麻烦,还有一种绝佳的解决方法,就是用茶壶煮茶。

在茶叶的选择上,更推荐经过陈化的老白茶,苦涩物质含量低,煮出的口感更醇厚。

在选择茶壶时,其材质的要求与盖碗相似,不吸香吸味是基础原则。

如果打算使用柴烧紫砂壶来煮茶,一定要记得先进行开壶处理,将壶表面的小气孔堵住,以免影响后续的使用效果和茶汤的口感。

更常见一些的,是耐高温的玻璃材质。

玻璃煮茶壶的透明度高,可以透过表面清晰地观察到壶内的变化情况,从而方便控制煮茶的时间。

煮茶壶的容量也不必太大,一般来说,300-400毫升的茶水就足以为一屋子人合理安排,确保每个人都能分配到足够的茶汤。

煮茶时,先将水加热至表面冒出小气泡。

这时再用茶夹揭开盖子,倾斜茶则将大约2克左右的干茶倒入壶中。

合盖等待茶汤煮沸,当茶汤呈现出赤金色或浅琥珀色时,便立刻关火。

为了安全着想,待壶内完全止沸后再将茶汤倒出。

至于是一次性全部倒出还是留些底汤,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

在高温持续作用下,茶味物质加快了释放速度;沸水煮茶的方式,茶叶与水实际接触时间通常不超过一分钟,茶叶不易煮烂,各物质的释放也能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煮茶过程中和客人聊天,也别忘了不时关注壶内情况,防止一不小心煮过了头。

《5》

也有茶友分享,过年期间,他家特意准备了一套小容量的品茗杯。

大约是45毫升的容量,造型小巧而画工细致,既美观又方便平均分茶。

细长的闻香杯器型,有利于留存香气、细细品味丰富的滋味层次。

茶香袅袅,话语绵绵,将欢乐与温馨悄悄延续到每个人的心间。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