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关羽是一位著名的武将,曾经为刘备效力,被尊为“武圣”。他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被神化,有着身高九尺,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手持82斤重的青龙偃月刀,骑着日行千里的赤兔马的英雄气概。那么,关羽死后,他的这两件标志性的兵器和坐骑又去了哪里呢?本文将根据史料和小说的记载,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团。
首先,我们来说说赤兔马。赤兔马是一匹极其罕见的宝马良驹,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它最早出现在公元189年,是董卓进洛阳后赠送给吕布的礼物。吕布骑着赤兔马作战无敌,曾经破燕军、斗曹操、战刘备。公元198年,吕布被曹操围困下邳,最终被擒杀。赤兔马自然也归了曹操所有。曹操非常珍惜这匹宝马,不让任何人骑乘。
公元200年,关羽被曹操俘虏后,在曹营安身了一段时间。曹操为了笼络关羽的心意,把赤兔马赠送给了他。关羽得到了赤兔马后,更加威风凛凛。他曾经骑着赤兔马斩杀颜良、文丑、华雄等名将,千里走单骑救刘备,华容道放过曹操等等。关羽和赤兔马相伴了近二十年,成为了一对传奇组合。
公元219年,关羽攻打荆州时,因为轻敌大意而中了东吴的诡计。他在败走麦城时被东吴将领潘璋、马忠等人埋伏伏击。关羽父子二人被活捉后被斩首送给孙权。而他的赤兔马也被马忠所获,并献给了孙权。孙权本想收下这匹名马,但是考虑到关羽的威名和忠义之名声,又担心引起刘备的怨恨和天下人的非议,于是就把赤兔马还给了马忠。但是赤兔马在失去主人后十分悲伤,不吃不喝,几天后就绝食而死了。可见它对关羽的忠心不二。
关羽赤兔马最后说一句,根本活不了那么久。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是一种长柄大刀,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关羽的专属武器,也是中国古代兵器的代表之一。青龙偃月刀的形状和用法有什么特点呢?关羽死后青龙偃月刀去了哪里呢?
一、青龙偃月刀的由来
青龙偃月刀的历史渊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认为它是由战国时期的大斧演变而来,后来经过改进,加长了柄,增加了刀身的弧度和重量,形成了青龙偃月刀的雏形。另一种说法是认为它是由汉代的长柄斩马刀发展而来,长柄斩马刀是一种专门用来对付骑兵的兵器,有着较长的柄和较宽的刀身,可以一刀斩断马腿。青龙偃月刀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刀身的长度和厚度,使之更加适合近战。
《三国演义》中,青龙偃月刀是张飞村里的铁匠用钢材打造的,重82斤,又名冷艳锯。
二、青龙偃月刀的结构
青龙偃月刀的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柄、刀身和环。柄是用来握住和挥舞青龙偃月刀的部分,一般有1.5米到2米左右的长度,可以让使用者有足够的力量和距离来发挥青龙偃月刀的威力。刀身是用来砍杀敌人的部分,一般有1米到1.5米左右的长度,呈现弧形,有着锋利的刃口和沉重的重心,可以造成巨大的伤害。环是用来平衡青龙偃月刀的部分,一般位于柄和刀身之间,呈现圆形或椭圆形,有着不同的大小和装饰,可以增加青龙偃月刀的美观和稳定性。
三、青龙偃月刀在辉煌历史
青龙偃月刀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兵器,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以青龙偃月刀为武器,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赢得了“武圣”、“汉寿亭侯”的美誉。他的忠义、勇武、仁慈、智谋等品质,也被后人所敬仰和传颂。青龙偃月刀也成为了关羽的标志,被用于各种关羽的雕像、画像、神像等形象中。在民间信仰中,关羽被尊为“关公”、“关帝”,是保护和平、驱除邪恶、赐福民众的神灵。青龙偃月刀也被视为一种吉祥的物品,有辟邪、镇宅、招财等作用。可以说,青龙偃月刀不仅是一把刀,更是一种精神。
四、青龙偃月刀的去向
关羽被东吴将领潘璋所杀后,青龙偃月刀被潘璋夺走。后来刘备伐吴时,关羽的儿子关兴为父报仇,杀死潘璋,夺回青龙偃月刀。关兴之后一直跟随诸葛亮北伐,南征北战,直到诸葛亮死后不久也去世了。这把刀之后就没有了下文。
哈哈,最后泼一泼冷水,历史上,关羽并没有青龙偃月刀这样的兵器。长柄大刀是宋代才出现的。关羽在历史上的武器大概就是一把普通的长枪。而且关羽死后,并没有记载他的儿子关兴杀潘璋夺回什么兵器。所以,青龙偃月刀只是小说中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