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役轰炸机的数量几乎是美俄的总和。
这个结论想必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但这还真不是在“夸大其词”。
截止2025年,美国对外宣布自备有包括B2、B52等在内的158架轰炸机,但实际上因为美国轰炸机机队整体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只有大概76架现役轰炸机处于“可执行任务”的状态;
俄罗斯方面则服役有包括图160、图95等在内的137架轰炸机,且这些轰炸机的整体状况要好一些,绝大多数“可执行任务”。
【俄罗斯装备的轰炸机】
二者加起来的数量为213架的样子,而中国主役的轰6轰炸机,据《维基百科》相关词条的记录,现役至少有231架。
如此一比较,很多人开始好奇——中国为何要打造出一支全球最庞大的轰炸机梯队呢?
现役军机中的“常青树”轰6绝对称得上中国现役军机中的“常青树”。截止如今,轰6家族已经在中国空军服役了50多年的时间。
自中国实现从苏联获得的图16国产化(国产化版本其实就是轰6)后,我国就开始以之为基础,研发各种改型,以满足我国空军对常规轰炸的战术需求、建立基本空基核力量以及战略战术侦察力量的需求。
刚开始受限于航空工业的落后,我国研发出的三个“改型”——轰6甲/乙/丙,较原始轰6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其中甲型号主要是在弹舱内部增加了恒温空调设备以及检测设备等;乙型号则是在弹舱内部增加了大型航空照相机,以充当侦察机使用;丙型号在弹舱内部增设了电子战系统等。
不过这三个“改型”的数量都不多,并且有一部分在经过特定试验后,又被拆掉了“改造”部分,作为“原始轰6”返回部队继续服役。
【4251号其实就是一架轰6甲】
后来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中国开始较大幅度的改进轰6。
比如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西飞为原始轰6增设了新一代领航系统,如此形成的轰6型号被定名为轰6C。
而在轰6C问世的前后,中国还发展出了轰6丁/D。
其中1974年提出并开始尝试研制的轰6丁,是为了满足当时中国海军对反舰导弹载机的迫切需求;
轰6D则是在丁型号的基础上,又于机头部位增设了245型轰炸雷达以及射击指挥仪,使其具备发现200公里外大型水面目标的能力。
【轰6D还曾远销伊拉克】
轰6D之后,我国进一步改进,这一次开出了一朵“并蒂莲”——海军航空兵有了轰6G;空军航空兵有了轰6H。
其中轰6G主要换装了新型座舱显示、航电系统以及雷达,并采用了新型的GPS/INS惯导系统,轰6家族从此多了个可以完成精确打击水面目标的成员。
轰6H则在换装航电系统的同时,特别更新了火控系统,还配备了中继数据吊舱。
【轰6H】
以轰6G和轰6H为基础,中国航空工业再次发力,又发展出了航电、火控系统得到进一步强化的轰6M,这款轰炸机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能够兼容中国海空军的绝大多数导弹武器。
在轰6M以后,中国又进一步发展出轰6J/K/N三个全新阶段改进型号。
轰6J/K对机体进行了重新设计,换掉了发动机,还增加了大型头部雷达等设备,全面更新了航电系统,并首次改成了“双人制飞行机组”,其中轰6K已初步具备战略轰炸机的某些特点;
而轰6N则是在轰6J/K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稳定的可执行战略打击任务的能力。
【轰6N】
在这样不断的改进发展过程中,中国也逐渐建成了超过美俄轰炸机数量总和的全球最庞大轰炸机梯队。
发展大规模轰炸机梯队的原因至于中国发展这样一支轰炸机梯队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首先就是保持自身战略核威慑能力了。
正如前文我们说的,轰6改到轰6K/N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对外进行战略核威慑了。
【轰6N投弹训练】
我们要清楚,对于中国这样地大物博但又面临严重地缘压力的合法拥核国,追求完整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非常必要。
而轰6K的服役,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
对此加拿大《汉和》杂志就曾特别撰文指出:
“挂载6枚射程2000公里的CJ-10A空射巡航导弹的轰6K已经具备了战略轰炸机的某些特点,与作为战术轰炸机研制而成的轰6家族基础型号相比,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不过从航程和载弹量上来看,轰6K还是与美俄列装的世界级先进战略轰炸机存在明显差距,轰6K之后的轰6N,则在航程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强化了中国的战略核威慑能力。
再者,中国需要一个庞大的轰炸机梯队去应对外部威胁。
就像我们在上个原因中提到的,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地缘压力,这就要求中国必须有足够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
虽说轰6K之前的轰6家族成员,没有办法针对美国关岛、中途岛以及夏威夷群岛等实施航空突袭,但压制日韩等周边小国是足够的。
最后,中国需要维持一条高效而稳定的轰炸机生产线。
值得一提的是,从中国开始研制轰20以后,就有不少人开始讨论,是否还需要继续生产轰6。
最后美国用自身经历提醒了我们——必须继续生产!
继续生产轰6,可以让中国保持拥有一条高效稳定的轰炸机生产线,若是未来爆发战争,中国就可以全速运转这条生产线,保障前线的装备需求。
【西飞罕见公布了生产轰6等飞机的过程】
不然就会像美国一样,而今美国急需全新的轰炸机以替换现役的那些严重老化的轰炸机,可开启B21生产线很花钱,但重启已经关闭的B2生产线,更花钱,着实要命得很。
参考资料:
【1】《中国轰-6究竟有多少个版本?终极轰-6真的是隐身大轰吗?》 澎湃新闻[2021.6.25.]
【2】《轰6K服役:中国成第四个拥战略轰炸机国家》 中新网[2013.8.7.]
【3】《B-1B、B-52严重老化,B-2数量屈指可数,B-21尚未服役——美军轰炸机机队“青黄不接”》 安徽全民国防教育网[2024.5.10.]
【4】《轰-6》 维基百科词条
我们重点应该大力发展超远航程大型隐身无人战略轰炸机。
我咋觉得应该能轰炸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呢!道理大家都懂,别人能飞到你领空轰炸,你轰不了人家那吃亏就大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同理国也是一样。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决胜千里。
中国空军应该装备2000架重型远程战略轰炸机,
美国的b1b枪骑兵呢?
轰六,老不老,确实老,那你要看跟谁比,如今服役的轰炸机型号,两只手能数完,独立自主生产轰炸机的国家,一只手数完,战术/战略轰炸机,美俄中,轰六改➕巡航导弹,勉强够上战略门槛,主体还是战术轰炸机
难怪中国人工资平均这么低呢?
留给六爷的字母不多了[捂脸哭]
现代轰炸机,高超音速隐身并反导,才能生存并实施打击。要求太高了!
一战消灭美军!彻底打垮北约!
六爷现在每年20-30架在生产。
留给6爷的字母不多了[得瑟]
农业生产是立国之本!工业生产是强国之基!金融及第三产业生产是富国之骨!!!
空军目前是中国领先世界
还说美国的老化[笑着哭]
中国面对的是世界顶尖强国,不是二流三流的国家,更不是小国,六哥在顶尖高手面前基本没用。
每年还要生产轰六N,十几架才行不要断了生产线
中国轰6的生产线在运行,也在不断改进中,一直到下一代轰炸机生成战斗力。
轰六 [笑着哭] 人家美帝几十年前淘汰的都比你先进
不是一个档次的比较,多又有什么用?
这是蜂群战略的基本盘!
牛逼哄哄的子
6爷再不用,可就要退休了
苏联时代的老旧飞机的改型生产再多也是浪费钱,与美国的b2不是一个层次,代差巨大
蚂蚁抬棺!一定数量的轰6是战时执行蜂群战术的黄金储备!
现阶段中国并无全球打击的需要,而在东亚东亚中国传统势力范围内,轰六足够了!特别是对南海东海的美帝航母编队,轰六大编队是远程反舰饱和攻击的最低成本方案!而且随着导弹技术进步一千公里外发起攻击也是日常操作。而敌航母的侦查和定位由卫星和无人机完成,而轰六仅仅是发射平台。也无需什么高科技投入,为啥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