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没等到中国电话的一天。
白宫的“单相思外交”成了国际笑话。特朗普政府一边将关税加码到245%,一边幻想中方会主动求和,结果等来的却是中国的反制。气急败坏之下,美国又对英伟达芯片出口下死手,不料自家科技巨头先扛不住了——55亿美元库存积压、股价暴跌、盟友反水。更魔幻的是,连美联储都开始“拆台”,警告关税可能引发滞胀危机。这场博弈,到底是“极限施压”,还是“极限自残”?
最近,美媒报道称,“白宫承认中方从未主动来电”,更加让外界对这届白宫政府的精神状态,产生了怀疑。谁都知道,中国铁了心要给美国一个深刻的教训,但是特朗普依旧固执地认为,中国会主动投降的。
七年前,中美贸易战刚开打时,美国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9%,如今已缩水至14%。同一时期,中国对东盟出口暴增84%,对欧盟增长26%,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更是翻倍增长。用一句话来说:“西方不亮东方亮,美国早不是唯一选项。”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出口占比达35%,光伏组件在东南亚市占率突破60%,连星巴克的咖啡豆供应商都换成了云南庄园。
特朗普的关税加到245%,没有人觉得这个数字有任何实际意义;中方只回敬到125%,但针对性的惩罚关税精准打击了美国农业和能源产业,而这只是明牌,真正的杀招在关税之外:
首先是稀土管制,全球80%的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每架F35战机需要417公斤中国稀土,没了中国产业链,美军连高科技装备都用不起;
其次是美债抛售,过去几年里,中国累计抛售了超4000亿美元美债,甚至将最大海外债主的头衔让给了日本;
最近中国又拒收波音客机,直接瞄准了美国制造业的基础。贸易战到了这份上,用美国农民工会主席的话说:“这不是贸易战,是国家性悲剧。”
恼羞成怒的特朗普,又搞出了新花样:禁止英伟达出售H20芯片,同时又准备对中国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模型下黑手。然而,面对特朗普的动作,中国企业的反应不是恐慌,而是加速“去美国化”。美国的制裁,只是我们补齐短板的“最佳助攻”。
H20芯片原本是英伟达为了绕过拜登时代的出口限制,特意为中国定制“阉割版”,性能卡在政策红线内。没想到特朗普连这道“后门”也堵死,这将直接导致55亿美元库存烂在仓库,相当于英伟达一季度营收的40%;英伟达股价单日暴跌6%,AMD、台积电等企业集体陪跌;业界吐槽:“这哪是制裁中国?分明是给英伟达上刑!”但对英伟达来说,最大的麻烦在于,中国产品越来越摆脱对英伟达产品的依赖,一旦未来中国能够出来性能接近、价格极为低廉的同类产品时,英伟达恐怕没有多少还手之力,这也是黄仁勋连夜前往中国表态的根本原因。
所以特朗普的“组合拳”看似凶猛,实则漏洞百出。从关税到芯片禁令,每一招都在加速美国的内耗,美联储不得不拉响警报。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直言:“关税可能引发滞胀,这是我们最怕的噩梦。”有报道称,特朗普的245%关税一旦落地,美国通胀率可能飙升1.5个百分点,核心PCE指数将突破3%。中国反制措施又将推高大宗商品价格,连鸡肉、锂电池都成了涨价重灾区。
现在全球资本都在“用脚投票”,欧洲金融监管机构公开质疑美债的避险地位,投资者们一边抛售美债,一边加仓人民币资产。2025年一季度,外资持有中国国债规模突破4万亿,同比激增45%。有分析师说:“白宫还在等中国电话,资本早把热线接到北京了!”
现在美国面临三重困境:通胀压力、中期选举、盟友离心。特朗普的“交易艺术”快不过经济规律、也快不过中国节奏,RCEP整合亚太供应链,“一带一路”对接全球,内需市场撑起GDP增长率。
东盟早就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金砖国家扩员,人民币跨境支付占比上升,全球贸易正在“去美国中心化”。
这场博弈教会我们两件事:一,实力不是嗓门大,而是手牌多;二,真正的赢家,才能掌握说话的权利。
中国把谈判桌搬到东盟的时候,美国就应该醒醒了:关税大棒挥得再猛,也打不垮一个拥有14亿人市场、全产业链和“东方智慧”的对手。老祖宗早就说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若你玩霸凌,我必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