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是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但很多人测了多年血压,结果却未必准确!究竟什么时间测血压最科学?医生提醒:抓住这2个关键时段,才能真实反映血压状况,快看看你是否测对了?
人体的血压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昼夜节律、活动状态、情绪变化而波动。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在一天中通常呈现“双峰一谷”的特点:

清晨高峰:6:00-10:00,身体从睡眠转入活动,血压迅速上升,易出现“晨峰现象”。
下午高峰:16:00-18:00,受疲劳、情绪等因素影响,血压可能再次升高。
夜间低谷:凌晨2:00-3:00,血压降至最低点。
因此,医生建议重点监测以下两个时段:
1、清晨起床后
经过一夜的休息,身体处于相对安静、平稳的状态,此时测量血压可以排除活动、饮食、情绪等因素的干扰,反映人体基础血压水平。通常建议在清晨 6-7 点测量,这时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还未完全激活,血压相对稳定。

测量前要注意做到 “三不”。一是不憋尿,膀胱鼓胀会刺激交感神经,让血压 “虚高” 5-10mmHg;二是不赖床,睁眼后静躺 5 分钟再测,既不让睡意 “压” 低血压,也别让突然起身搅乱气血;三是不进补,晨起一杯温水润喉就行,茶汤药膳留着测完再用,免得脾胃运化搅动气血。
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如果清晨血压控制不好,会增加心绞痛、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在清晨服药前测量血压可以了解清晨时的血压状况,以便及时调整降压药物。
2、下午 4 至 6 点
人体血压在一天中会呈现 “两峰一谷” 的波动规律,而下午 4 至 6 点左右作为血压的第二个高峰时段。在这个时间段测量血压,可以了解血压在高峰时段的具体数值,有助于判断血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策略以控制血压的高峰值。

血压测量看似简单,却暗藏健康管理的大学问。抓住早晨和晚间两个关键时间点,养成定时记录的习惯,才能真正掌握血压变化的“密码”。
今日行动:
检查家中的血压计是否校准;
设定手机闹钟,提醒自己早晚测量;
制作血压记录表,就诊时携带给医生参考。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发生谨遵医嘱。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个关注,再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起携手打造高质量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