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腾股份(603283.SH)作为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其HBM检测业务的稀缺性和技术壁垒值得关注。
核心竞争力强化
1. HBM检测设备突破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并购日本Optima技术,已实现HBM3带宽检测能力达512GB/s(行业主流为256GB/s),且下一代检测设备(支持8192GB/s)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2025年新增三星37台订单,占其HBM检测设备总需求的35%,技术指标获国际头部厂商认可。
2. 国产替代关键卡位
美国对华HBM出口管制升级后,国内存储厂商(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加速HBM产线建设。赛腾股份是唯一能提供量产级HBM检测设备的本土企业,2024年已中标长江存储12台设备订单,填补国产空白。
业绩弹性释放
- 半导体业务爆发
2025年H1半导体设备收入达8.7亿元,同比激增210%,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28%(2024年同期为12%)。预计全年半导体业务收入将突破20亿元,贡献净利润超4亿元,同比增长180%。
- HBM设备收入占比
HBM检测设备收入占半导体业务的65%,单台设备均价1500万元(普通检测设备约300万元),毛利率达42%,显著高于消费电子设备28%的水平。
股价催化因素
1. 事件驱动
2025年4月美商务部将HBM纳入对华出口管制清单,国内厂商加速国产替代招标。赛腾股份作为唯一具备量产能力的企业,订单能见度已覆盖至2026年Q2。
2. 技术验证节点
公司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合作开发的3D封装缺陷检测技术,预计Q3通过中芯国际验证,该技术可实现20nm以下制程检测,打开高端市场空间。
风险提示
- 海外客户依赖
三星、SK海力士贡献HBM业务收入的78%,若国际客户调整供应链可能影响短期业绩。
- 技术迭代风险
HBM4标准预计2026年落地,公司需持续投入研发(2024年研发费用率12%),技术路线选择存在不确定性。
市场定位:当前公司市值对应2025年PE为35倍,低于半导体设备行业平均48倍,考虑到HBM业务的稀缺性和高增长性,存在估值重构空间。建议关注订单落地节奏及国产客户突破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