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
这句俗语直白、真实地体现出了国人对饺子的喜爱和重视程度。
就是这么一种司空见惯、人人喜爱的中国食品,居然被韩国一家企业给申请了专利。
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官网显示,韩国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注册的饺子外观专利,获准通过。

据悉,饺子外观专利的申请日期为2023年2月24日,下证日期为2025年4月8日,专利保护期限是15年。其申请的饺子外形,如下图。

再看看我们的饺子。

怎么看,怎么感觉到韩国CJ公司申请的饺子外形专利和我国传统的美食饺子高度相似。直接说吧,一模一样!
韩国CJ公司还明确限定了14至16道顺时针螺旋褶皱、底部平坦、顶部隆起的半圆形面皮等核心特征,并附以毫米级精度的3D建模图。
不得不说,CJ公司,是下足了功夫、倾注了心思!
若说申请专利的是我们国家某个公司,也倒罢了,可居然是一家外国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韩国CJ公司是韩国的一家食品和生物企业,旗下有一款饺子品牌bibigo(必品阁),在我国电商平台和线下商超均有销售。

原来,韩国CJ公司也是卖水饺的。
可问题是,韩国CJ公司竟然在美国申请专利。这又是为何呢?
据悉,美国专利商标局在审核韩国CJ公司提交的饺子外观专利时,是引用了韩国的专利优先权的。这表明CJ公司是先在自己国家申请了专利,再到国外申请专利的。
可是,美国商标局在引用韩国专利优先权时,引用的只是“申请日”的“优先权”,而非“授权日”的。

申请和授权,是两码事。就像该公司向美国商标专利局申请流程一样,先是提出申请,经过审核后,才予以通过。公告日,即为“授权日”。这才正儿八经地拥有了专利。
难道,韩国CJ公司,在韩国的饺子外观专利权,早就提出申请了,可至今还未获批不成?
而美国专利局呢,不知是“疏忽”,还是“有意”,只引用了韩国公司“申请日”当作“优先权”,就予以开启了绿灯。
后来,CJ公司还在日本、世界产权组织都注册了名为‘饺子’的外观专利。
很明显,韩国CJ公司的做法就是广撒网,想方设法地把饺子外观专利权扎根于更多的国家。在哪个国家申请了外观专利,即意味着在该国拥有独一无二的专有权和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别人在制作水饺时就得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则的话,就会陷入侵权纠纷之中。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至关重要的词语——专利。
专利,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简单地来说,专利,就是一种“发明创造”。
那么,什么是“发明创造”呢?
发明创造,是指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技术,首创出先进、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新事物、新方法,能有效地满足某种需要。
依此来解释CJ公司专利的话,就是说,饺子外观必须是其发明创造。那么,饺子的外观,是韩国CJ公司的“发明创造”吗?
若是外国人,回答起来是有难度,可作为一名中国人,哪怕是两三岁小孩,也必定会千般熟悉,万种了解!
只因为,包括饺子在内,还有腊八粥、汤圆、月饼等,可都是独独属于咱们中国耳熟能详的传统美食,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饺子,沿用的称呼较多,如“扁食”“饺耳”“角子”等。据考证,饺子的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滕国地区(今山东省滕州市境内),考古学家在该地区的墓葬中发现了可能是最早的饺子实物证据。
关于饺子的来历,至今为止,都还流传着一段暖人的佳话。
传说,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后,看到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决心要救治他们。他在长沙为官时,曾成功地救治过同类病人。于是,他参照过去的方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了医棚,架起了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向穷人舍药治伤。其药名叫作祛寒娇耳汤,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在锅里熬,然后把熬好的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者,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娇耳汤后,浑身发热,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烂耳朵变好了。
若说传说不足为据的话,那么,还有实物为证。
在重庆市忠县的一处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古墓中出土的庖厨俑,其面前的案板左边有一个形如饺子的食物,外观与现在的饺子如出一辙。

有“人证”,更有“物证”,这难道不足以证明,饺子,是中国古人的发明创造吗!
还有典籍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记载呢!
三国时,饺子被称为“月牙馄饨”。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又称为“偃月形馄饨”,已经变得和如今的饺子几乎一样。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追忆北宋都城汴京的盛况时,当时称作“角子”,“水晶角儿”“煎角子”“驼峰角子”。
即便从三国开始至今,饺子也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
这些“铁证”都一一俱在,韩国CJ公司,难道看不到,也没听说过吗?
若说把泡菜申请外观专利,那么,我们无语,若换成饺子,那身为每一名中国人,一定都会无比震惊诧异,继而怒不可遏,最终都会群起而攻之的!
明明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食,却被韩国给硬生生注册为专利,这不是在公然亵渎我们老祖宗的聪明智慧,肆意抢夺我国的文化财富吗?
其实,韩国这一卑鄙、龌龊和自私行径,已经早已有之了!
2003年,韩国对“中国风水”进行了重新梳理,并将其列为韩国国家遗产名录和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2014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的《东医宝鉴》初刊本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然而,该书95%的内容均辑录自中医著作,并非原创。
后来,韩国人还声称自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的祖先,甚至有人宣称中国道教鼻祖张道陵是真真正正的韩国人。
……
近些来,韩国在肆无忌惮地把我国老祖宗的经验结晶和文化财富公然掠夺过去,硬说是他们韩国的,进而申遗。
那么,韩国为什么不要脸地要这样做呢?
无事不登三宝殿。
是想证明自己国家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文明;是想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是让自己国家越来越有声名和自尊,能得到世界的关注和敬重。
想法是很好,可这“拿来”的做法,能让人信服和敬重吗?
这样的行径,和强盗,有什么不同呢?
有专家一针见血地表示,“面对这一类的文化掠夺,我们需要提高警惕。韩国饺子专利事件暴露了国际知识产权体系在应对传统文化保护时的严重缺陷。中国企业需以‘法律精准防御+文化主动输出’应对挑战,同时推动全球规则重构”。
面对一个不要脸的国家,咱们绝不能心慈手软,而应以金刚怒目和雷霆之势坚决、彻底地谴责、批驳和制止。
如此,才能让九泉之下的老祖宗含笑和欣慰!
如此,才能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珍爱,让其更熠熠生辉!
如此,才能让文化更自信,历史更自信,中国更自信!
【我是,感谢你的阅读,也希望你能点赞、评论和转发,带给更多的人知识、道理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