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华退让,商务部诛心回应,中方三大优势,让美方打压落空

明方风林界 2025-04-14 21:54:37

近日,美国宣布对智能手机、计算机等 19 类电子产品实施 “对等关税” 豁免。这波操作距离特朗普 4 月 2 日高调宣布对全球加征 34% 关税仅过去 9 天,被外媒戏称为 “史上最短命的贸易政策”。此时的华盛顿正陷入罕见的政治漩涡 —— 昆尼皮亚克大学民调显示,特朗普支持率已从 2 月的 45% 暴跌至 41%,超过半数选民直言其经济政策 “完全失败”。

特朗普这波 “闪电豁免” 背后,藏着三个致命矛盾。

首先是供应链崩盘风险: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若维持 145% 关税,2025 年美国芯片进口成本将增加 820 亿美元,直接冲击苹果、戴尔等企业。苹果公司约 80% 的 iPhone 在中国生产,若维持高关税,iPhone 价格可能从 1599 美元飙升至 2300 美元,直接冲击美国消费者。

其次是盟友信任危机:意大利总理梅洛尼 4 月 13 日紧急访美,试图协调关税立场,但欧盟内部对美国政策的不满已公开化。荷兰外贸大臣克莱弗甚至放话,欧盟正酝酿对美 34% 关税反制。

最后是国内政治压力:共和党中期选举临近,农业州选民因大豆出口锐减怨声载道,而科技巨头游说团队在国会山展开密集活动。

中国商务部 4 月 13 日深夜回应,发言人用 “两次调整”“修正错误” 等措辞直击要害。

我们明确指出,美国第一次调整是 4 月 10 日特朗普宣布暂停对多国 90 天关税,但保留 10% 基础税率;第二次调整则是 4 月 11 日豁免 19 类电子产品关税,却要求这些产品仍需缴纳 20% 的 “芬太尼关税”。就是直接告诉全世界,美国的政策朝令夕改,把国策当儿戏,让全世界看笑话。

其次,我方发言人也指出:这第二次修改,是美方改正错误的一小步,希望美国再改正错误方面再迈出一大步,就是直接敲打美国,我们可看着你呢,看你接下来又要如何唾面自干,如何狡辩,但不管如何,我们重在行动,不是看你怎么吹牛。

这波回应被外媒评价为 “杀人诛心”—— 既戳穿了政策反复性,又抢占了道德制高点。CNN 则评论称,中方回应 “让美国在盟友面前颜面扫地”。

特朗普试图通过制造外部危机转移矛盾,但中方早已预判其战略意图。在台海方向,赖清德近期频繁炒作 “过境美国”,但中方在台海周边展开实弹军演,直接威慑 “台独” 势力。美国智库 CSIS 报告承认,“台海军事平衡已向大陆倾斜”。

南海局势同样剑拔弩张,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为应对 5 月中期选举,试图拉拢美国介入南海,但杜特尔特家族支持率已反超,小马科斯的 “反华牌” 面临失效风险。

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 4 月 14 日签署行政令,将对俄制裁延长一年,试图通过刺激俄乌冲突转移国内矛盾,但俄罗斯与中国的能源合作持续深化,削弱了美国制裁效果。

当前美国经济已陷入 “三重困境”:6 月将有 6.5 万亿美元美债到期,财政部需紧急融资,但 30 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 5%,融资成本飙升;道琼斯指数较 4 月高点下跌 12%,科技股市值蒸发 3 万亿美元,苹果、微软等企业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电子产品关税豁免导致相关商品价格反弹,3 月 CPI 同比上涨 4.9%,美联储陷入 “加息找死,不加息等死” 的两难。

中国则占据三大战略优势:社会零售总额达美国 80%,内需市场足以消化外部冲击;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出口增长 35%,对冲传统制造业压力;金砖国家扩容至 15 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 100 国,逐步瓦解美元霸权。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投资 2.3 万亿元,建成全球最大 5G 网络,这种结构性优势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重建经济壁垒,但全球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使其政策沦为 “经济自杀”。中国则以开放促改革,推动 “双循环” 战略,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构建新优势。

接下来,该怎么走,特朗普要怎么选,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20

明方风林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