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情感作家小颖。
今天要讲的故事,关于父母的爱、子女的理所当然,以及那些被当作提款机的亲情——有时候,最让人心碎的,不是子女不懂感恩,而是他们早已把你的付出当作天经地义。
01
上周五,我和老伴把存了大半辈子的300万转给了儿子。
“爸妈,这套房首付要350万……”儿子在视频里欲言又止。
老伴摘下老花镜擦了擦:“差的那50万,我们下个月养老金到账就补上。”
转账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儿子发来他和准儿媳的合照,背景是上海外滩的霓虹灯。
照片里他笑得灿烂,我却突然想起他小学时,为了给他报奥数班,我和老伴吃了三个月的咸菜。
02
第二天,我试探着问儿子:“听说小雯家要30万彩礼?现在家里钱紧,能不能商量降到15万?”
儿子沉默了很久,久到我以为信号断了。
“妈,”他突然压低声音,“您别为难我。小雯说了,30万是底线,少一分这婚就不结了。”
电话这头,我的手开始发抖。
不是因为生气,而是突然意识到——我的儿子,正在用“不结婚”威胁他的母亲。
03
其实我早该察觉不对劲。
第一次见准儿媳,她盯着我的翡翠镯子看了很久;第二次家庭聚餐,她“随口”提到同事婆婆送了辆特斯拉;上个月视频,她特意让儿子展示新买的香奈儿包包……
但我总安慰自己:年轻人爱面子,正常。
直到听见儿子说:“妈,反正你们退休金也用不完……”
04
周末我去了趟上海。
站在儿子租的公寓楼下,看见他和准儿媳从保时捷上下来——那辆车,他说是“公司配的”。
饭桌上,准儿媳掰着手指算:“婚纱照要5万,婚庆20万,蜜月去马尔代夫……”儿子在旁边点头如捣蒜。
我放下筷子:“阿姨想知道,你们打算什么时候领证?”
空气突然凝固。
准儿媳笑着岔开话题:“阿姨尝尝这个龙虾,1588一只呢。”
05
昨晚儿子打来电话,语气前所未有的冷:“妈,小雯家说了,30万彩礼一分不能少。您要是不给,上海的房子……”
“房子怎么了?”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在抖。
“房本上得加小雯名字,不然她没安全感。”
我望着茶几上的降压药,突然笑出声——300万首付的房子,要加名;30万彩礼,一分不能少。
我的儿子,正在帮别人掏空他的父母。
06
今早我给银行打了电话,申请冻结那笔300万的转账。
儿子立刻发来十几条语音,最后一条带着哭腔:“妈!你这样让我怎么做人?”
我回了他一张照片——我和老伴的存折余额,还剩6728.5元。
“儿子,”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从今天起,学着自己做人。”
父母之爱最悲哀的,不是付出所有,而是发现你的所有付出,在子女眼里不过是理所当然。
当亲情变成一场赤裸裸的交易,或许及时止损,才是对彼此最后的温柔。
(本故事源自真实经历,愿天下父母都懂得:爱要有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