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9月的时候,太平天国在首都天京闹出了一场大乱子,这就是有名的天京之变。这次内部斗争可狠了,两万多太平天国的骨干被自己人给杀了。像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还有佐天侯陈承瑢这些太平天国的大人物,都在这场内斗中丢了性命。
在太平军打了场大胜仗之后,没想到悲剧紧接着就来了。清军瞅准太平天国里头乱成一锅粥的机会,从四面八方开始对太平军进行猛烈的反扑。武昌、汉阳这些关键地方,还有湖口、庐州、镇江、句容等重要城池,一个接一个地被清军给占领了。而且啊,清军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又联手把天京给团团围住了。
石达开,那可是奉了洪秀全的命令回京帮忙治理国家的翼王,他确实是个有头脑的统帅,曾带领太平军成功抵挡住了清军的反扑。可好事情总是不长久,大概也就一年左右吧,洪秀全心里头开始犯嘀咕了,他怕石达开会变成第二个杨秀清,权力太大了不好管。于是呢,他就想了个法子,把自己的俩哥哥,说实话,那俩哥哥能力一般,洪仁发和洪仁达,给封成了安王和福王,这样一来,石达开手里的权力就被分散了不少。
看到这种局势,石达开心里头直打鼓,生怕自己会步上杨秀清的后尘。为了避免灾祸临头,他琢磨来琢磨去,最后决定带着自己的人马,离开京城,去外面打天下。
看到太平天国大势已去,眼看就要垮台了,湘军的头儿曾国藩乐呵呵地说:“那些广东来的叛匪,不愁他们今年不灭掉!”
幸运的是,太平天国后来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将领,像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他们,在经历了无数战斗和磨难的锻炼后,都已经成长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
多亏了洪秀全在一片混乱中,赶紧让那些太平天国的新秀上了场。有了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这些人的精明指挥,太平军从1858年开始,就连着赢了三次大战。他们不仅拿回了好多之前丢掉的地方,还干掉了清军两万多精兵。就是因为这样,太平天国才又多撑了六年。
那时候,清朝在江北建了个大营地,就扎在浦口那儿,天京的安全可就悬了。带头的两位将领,德兴阿和胜保,军事才能不咋地,但他们手下的蒙古骑兵,可都是从关外调来的狠角色,战斗力杠杠的。
德兴阿拿下浦口之后,马上就卡断了天京北边的粮食运输线。为了重新打开这条生命线,太平天国的副头领、后军指挥官李秀成,亲自率领七千兵马从天长出发,去攻打清军。他们一连打下了清军十几个营地,但可惜的是,李秀成带的兵马不够多。等德兴阿带着清军的主力来帮忙时,李秀成就挡不住了,一下子就损失了两千多人。
李秀成从战场上撤下来后,立刻安排人手,连夜去找太平天国里手握大权、带着好几万大军的陈玉成求帮忙。陈玉成一接到消息,立马调集了主力部队,朝着浦口猛攻过去。这一仗打得漂亮,他们一口气推平了清军一百多座营地,还接连打下了仪征、六合、扬州和瓜州这些地方。这一连串的胜利,让他们消灭了敌军一万多人,天京的危机也就这么解除了。
尽管太平军在浦口战斗中大获全胜,但另一边,湘军的李续部率领的8000精兵,在鲍超、多隆阿、李续宜这些湘军猛将的联手协助下,瞅准了皖北太平军主力都忙着攻打浦口的时机,于1858年一举攻下了太平天国的重要军事基地九江。
九江被敌军攻陷后,太平天国可真是吃了大亏。这一仗,他们天京的门户直接敞开了,没了第一道防线。更糟糕的是,他们还折损了一万七千名精兵强将。而且啊,那位打仗既勇猛又擅长防守的贞天侯林启荣,也在城里牺牲了。
打下九江后,李续宾那股嚣张劲儿又来了,他带着部队,不到一个月就连着攻下了太湖、潜山、桐城和舒城这几个地方。接着,他们马不停蹄,一路开到了庐州城南的三河镇。
三河镇这个地方,对太平军来说特别重要,因为他们把粮食、草料和武器都存放在那儿。守城的将领吴定规一看李续宾带着人马打过来了,他立马行动起来,一边忙着布置防御,不让敌人靠近;另一边,他又赶紧派人去找陈玉成,说情况紧急,需要支援。
那年秋天十月份的时候,陈玉成打完了浦口那场大战,没歇着,立马拉上李秀成和捻军的兄弟们,一块儿急匆匆地往三河赶去。
那时候,李续宾的部队因为连续不断地打仗,已经累得不行了,就像是拉满了弦的弓,到了极限。当他们碰上陈玉成和李秀成联手发起的猛烈攻击时,只能是勉强抵挡。结果,整个部队6000多人,包括李续宾和曾国华在内,全都在太平军的刀枪下壮烈牺牲了。
然后,陈玉成马不停蹄地率领部队冲向桐城。他们一边奋力攻打桐城,一边又成功击败了湘军,杀了对方1000人。
三河大战是太平天国迎来短暂复兴的关键一战。听说这事儿后,原本围攻安庆的湘军吓得立马在夜里撤走了,就连湘军的大头头曾国藩都直叹气,心情沉重得很。
芜湖呢,它坐落在天京的西边,不过它的位置可重要了,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给天京送粮食的大仓库。
1858年快到年底的时候,浙江的两位大将,邓绍良提督和戴文英总兵,为了拿下芜湖这个地方,带着整整两万兵马,浩浩荡荡地朝芜湖进发。
听说敌军有动静后,太平天国那边的左军头领李世贤,二话不说,立马带着手下的一万多兵马,浩浩荡荡地去跟敌军干架了。
不过,虽然清军的人数和火力都比太平军要强,但有个大问题,那就是浙江巡抚和提督邓绍良两人一直不对付。到了这时候,巡抚已经找各种理由,好久没给邓绍良的部队发军饷了。所以,清军现在的战斗力,那真的是大打折扣,几乎没啥战斗力可言了。
李世贤可真是聪明,他瞅准了这个好机会,先是派了一小部分兵力去拖住黃池那里的清军,不让他们乱动。接着,他自己带着大部分人马,像一阵风似的冲向湾沚,把邓绍良的大本营给团团围住了。
在这次战斗中,清军那边将领虽然厉害,但底下的士兵战斗力不强。李世贤的部队因此非常顺利地打败了他们,一口气就杀了清军一万多人。就连清军里的大官,像邓绍良、戴文英这些人,也都在混乱中被杀了。
石达开离开京城去远征后,太平军势力依旧强劲,他们接连在浦口、三河、湾沚这几个地方打了大胜仗。这三场大战过后,太平军和清军又陷入了僵持状态,谁也没法一下子打败对方。就这样,太平天国靠着这几场胜利带来的喘息机会,又多支撑了6年时间。
#百家说史品书季#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