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玥儿小菻菻回北京了,S妈“后悔”了
"孩子都到北京三周了,现在才说没经过我同意?"S妈对着镜头抹眼泪的画面在热搜挂了两天。
看着这位曾经在综艺里强势护女的星妈,如今被网友群嘲"戏精表演",我翻出她三年前接受采访时那句"孩子的事必须我拍板",突然觉得娱乐圈的因果报应来得比电视剧还快。
吃瓜这些年,我们早该看透:明星家庭的亲子戏码,从来都是前半场种下的因,后半场结出的果。
当年张柏芝带着孩子满世界飞,被夸"独立妈妈",后来谢霆锋要见孩子得提前三个月预约。贾静雯争夺女儿抚养权时全网支持,现在梧桐妹穿露脐装都要被亲妈当众训斥。
这次S妈的"失控",不过是把明星家族藏在真人秀滤镜下的亲子矛盾,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二、"两个外孙只听我的话",现在看来是打脸了
翻看北京朝阳法院2022年发布的《涉明星子女抚养权纠纷白皮书》,有个数据特别扎眼:72.3%的明星离婚案中,祖辈会深度介入孙辈抚养问题。
但民法典白纸黑字写着: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祖父母只有"协助抚养"的权利。
想起去年汪小菲在直播里那句"孩子寒暑假必须回台北",当时多少人骂他戏多?
现在看这对曾经的怨侣,在孩子问题上倒是难得达成共识,宁愿被骂也要把孩子接回北京。
反观S妈,去年还在节目里炫耀"两个外孙只听我的话",如今面对既成事实,那句"没通过我这关"倒像是迟到的挽尊。
王菲和李亚鹏当年处理李嫣抚养权时,特意签了"任何一方再婚不影响共同监护"的补充协议。
再看看S家这出闹剧,到底是真为孩子考虑,还是把亲情当成了舆论战的弹药?
三、该跟爸爸还是外婆?
刷到网友制作的"小玥儿表情包",配文是"外婆别演了我要写作业",点赞超过10万+。
这种全网玩梗的狂欢背后,藏着更残酷的现实。台湾儿童福利联盟2023年调研显示,63%的明星子女存在"镜头恐惧症",89%表示"最怕家人吵架被拍到"。
记得黄多多因为染发被网暴时,黄磊说"后悔让孩子过早曝光"。王诗龄在巴黎走秀被嘲胖,李湘直接注销了女儿微博。
而小玥儿从出生就被亲妈带着上综艺,3岁就会对着镜头比心,如今9岁就要面对全网讨论"该跟爸爸还是外婆"。
看着狗仔偷拍照里低头快步走的孩子,突然想起心理学家武志红那句话:"有些父母不是在养孩子,是在养自己的人设。"
四、S妈会不会飞去北京抢人?
现在全网都在押注"S妈会不会飞去北京抢人",但更该被讨论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条:处理儿童事务应以未成年人利益为首要考虑。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的数据显示,涉及两岸婚姻的抚养权纠纷,平均审理周期长达19个月。这个时间已经足够让一个孩子,从小学三年级读到毕业了。
当年大S闪婚具俊晔时,有多少人想过孩子要突然适应新家庭?汪小菲深夜发疯文学上热搜时,有没有人算过孩子要承受多少同学异样的眼光?
这次把孩子接回北京读书,至少能暂时远离台湾狗仔的24小时蹲守,但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成为北京学区房话题的新素材?
想起马伊琍文章离婚时,特意强调"请不要跟踪拍摄孩子"。董洁潘粤明撕得再难看,顶顶的校园生活始终没被曝光。
所谓保护孩子,从来不是看声明写得多么漂亮,而是实际行动有多克制。
五、当明星家长遇上因果轮回
回头再看S妈的眼泪,倒觉得这场闹剧早有预兆。当年大S在《幸福三重奏》里那句"吃虾一定要男人剥",现在成了全网嘲讽的矫情梗。
汪小菲在《康熙来了》炫耀"老婆上厕所都我抱着",如今看来更像危险的控制欲预告。
心理学上有个"代际传递理论",强势母亲养出的女儿,要么成为翻版控制狂,要么变成叛逆者。
看看大S从美容大王到闪婚教主的人生轨迹,再看看S妈如今对着镜头的崩溃,突然觉得这对母女活成了彼此的镜像。
倒是想起林志颖当年处理双胞胎儿子抚养权时,特意请了儿童心理咨询师当顾问。他说过:"明星父母最该学会的,是把镁光灯挡在孩子世界之外。"
吃瓜之后该思考什么?
当热搜从"S妈痛哭"变成"北京某国际校确认接收转学生",这场闹剧看似落幕,实则给所有围观者留下思考题:我们到底在围观什么?是明星家庭的狗血剧情,还是整个社会对亲子关系的认知困境?
下次再看到"某星二代机场照"的热搜,或许可以多问一句:这个镜头外的10岁孩子,今晚写作业时会不会担心明天又被骂上热搜?那些举着手机跟拍孩子的网红父母,二十年后面临子女争夺抚养权时,会不会后悔当初的每一次曝光?
毕竟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最贵的从来不是热搜位,而是被当成筹码消耗掉的童年。希望小玥儿小菻菻,能有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邪恶歹毒这个妈,闺女讹钱没少贪。别再利用姐弟俩,今生贪的花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