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潘磊
图源丨图虫创意
对于中国的电动车价格战,德国的老百姓终于忍不住,破大防了。一个名叫“Peter Eich”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痛骂大众汽车集团没良心。Peter说,ID.3在德国的售价最低为3.999万欧元,但是在中国,配置几乎相同的ID.3最低只卖15230欧元。“大众汽车在跟德国人开玩笑。”Peter说。另一个老外从另一个角度继续怒斥电动车。“我常说,电动车就是个骗局!什么核心技术都没有,却卖的那么贵”。他说,只有“德国白痴”才会买电动车。“德国人支付了差不多4万欧元去买ID.3,以此去补贴中国人——他们只需要支付1.6万欧元就能买走那辆车”。德国人的吐槽,很快就传到了中国,并很快就成为“中国车崛起,德国车没落”的又一个名场面。现在的问题是,ID.3价格到底是怎么让德国人动作走形的?其实大众方面的解释已经很准确,那就是成本完全不同,决定了终端价格。
事情的起源来自于不久前,上汽大众的一些经销商,将ID.3的价格直降4万元,以大约12万元的价格向市场销售。这个价格换算成欧元是1.5万左右,这就是德国人对大众汽车发泄怒火的最大原因。但大众汽车真的错了吗?
对于德国人来说,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他们不太了解,也难以理解的。比如在汽车领域,德国人甚至欧洲人基本上不知道还有“价格战”这种玩法。这其实完全符合逻辑。因为欧洲是一个高度成熟的汽车市场,经过充分竞争之后,实际上也就留下了几家本土车企从事汽车制造业务,能称为“汽车城”的地方更少,比如大众所在的沃尔夫斯堡(俗称狼堡),等等。但在中国,自称“汽车城”的城市有很多。
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不会平息。此前,有行业组织自作聪明地搞了一个“不降价联盟”,结果因为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而沦为笑柄。即便没有这出闹剧,也有相关企业在“不降价联盟”刚合影完毕,就开始降价,打脸啪啪的。至于特斯拉的降价逻辑,更是没有秘密——只要成本降低,那么就将一降到底。所以尽管很多人说特斯拉割韭菜,但用户还是认这个牌子啊。不用说,汽车方面的价格战带头大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特斯拉。这也决定了一件事——德国的买车人,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中德之间汽车价格倒挂的现象——他们要学会习惯以前不习惯的情况。他们可以继续在网上骂大众,表达各种不满,但改变不了这种趋势。或许他们可以从生活方式角度转换一下思路——德国人到点下班,无论有没有订单;但到了中国,只要有订单,生产车间里就总是有人在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