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腹地,山水筑城。作为连续九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的省会城市,贵阳贵安始终将双拥工作视为赓续红色基因、服务强军兴军的重要使命。
2024年,贵阳贵安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做好民兵和征兵“两兵”工作,做好服务驻贵阳贵安现役军人及军属、贵阳贵安籍在外服现役军人及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工作的“一城两兵三服务”工作思路为引领,围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目标,军地同心、守正创新,在服务备战打仗、深化军地共建、推动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从雪域高原的拥军文化活动中心,到“左手牵你、右手敬礼”的集体婚礼;从“贵阳拥军宝”小程序的指尖便利,到“兵支书”扎根乡村振兴一线……这座城市的每一步,都镌刻着“军爱民、民拥军”的深情厚谊,为新时代双拥工作树立了鲜活标杆。
向战为战
服务部队备战打仗
“护士您好!我是部队的官兵,来检查身体……”日前,息烽县人武部文职蒋某因头痛,前去息烽县人民医院就医。他拿着军人证件到对应窗口领取了专用就诊卡,优先就诊、优先取药,全程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诊疗。
长期以来,驻县官兵看病只能在部队体系医院免费享受相关医疗保障,但部队平时训练任务紧张,可能导致延迟就医。官兵日常就医的痛点难点问题引起了息烽县双拥办的关注,立足于当地现有医疗资源出台《息烽县卫生健康系统驻县官兵免费就诊制度(试行)》,并于2024年8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明确驻县官兵仅需携带相关证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能免费就医。
“平时训练难免会有点小伤,如就医需要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军队体系医院治疗。现在,县城医院就可以诊疗,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的就医问题。”武警贵阳支队息烽中队战士王某感慨道。
在新时代的国防建设中,贵阳贵安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深刻认识到服务部队备战打仗的重要性,始终将其作为双拥工作的主线和重点,秉持着“部队需要什么,党委政府就解决什么;部队训练到哪里,服务慰问就跟进到哪里” 的理念,全力为部队提供坚实保障。息烽县的事例只是贵阳贵安积极行动的生动实践之一。
2024年,贵阳贵安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积极回应部队需求,为提升官兵训练与生活条件大力投入。贵阳城投集团投入1000万元支持建设武警贵阳支队战备和军事设施,对提高武警部队备战打仗能力发挥重要作用;投入485万元支持驻西藏某边防连队建设拥军文化活动中心,交付使用后得到官兵的一致好评。贵阳贵安围绕驻筑部队军事需求和国防建设需求,收集掌握驻筑部队在营区建设、战备设施、周边环境、官兵生活设施等困难问题,通过军地协调工作机制,推动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贵阳市为荣立一等功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
一年来,贵阳贵安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持续深入了解官兵困难,通过多轮走访调研,梳理出军属就业、子女入学、涉法涉诉等方面的问题,并建立专项台账。2024年,市级层面帮助部队解决困难问题89项,满意率100%。同时,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带队慰问一线作战部队和驻筑部队共计150家(次),支持部队科技类、文化类、生活类物资价值600万余元;在“同心向强·共卫国防”活动中,走访慰问现役军人家庭6330家;开展为立功受奖军人送喜报活动575次,发放奖励金35万元。贵阳贵安军供站按照“优质、快速、持续、准确、安全、保密”工作方针,严格制定保障方案、落实安全措施、强化部门协同,2024年圆满完成春秋两季征兵运输保障任务。
贵阳贵安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以“向战为战”为导向,通过创新举措扎实开展走访慰问、全力支持设施建设、扎实服务驻筑官兵、扎实做好军供保障,切实提升了部队备战打仗能力与官兵生活保障水平。同时,依托军地协调机制与专项台账管理,进一步巩固了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未来,贵阳贵安将继续以“部队所需即政府所向”为行动纲领,立足新时代国防建设需求,优化双拥工作机制,为服务部队备战打仗、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用心用情
提升军人幸福指数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贵阳市委、市政府对退役士兵的关心,每年按比例筹集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开展定向招聘,给我们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平台。”2024年,贵阳市举行2024年度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定向招聘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选岗会,33名退役士兵顺利成为贵阳市2024年度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拟聘用人员,选岗代表冉晓海说道,面对新岗位新环境新要求,将继续发扬部队优良作风,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目标建功立业。
2020年,贵阳贵安开启了“分转安置”先河,每年按比例筹集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定向招聘安排工作退役士兵,跑出了全国专项招聘“第一棒”。这一政策持续为优秀退役士兵搭建了干事创业的平台,打破退役士兵职务晋升“天花板”,经验做法受到部队和退役士兵的一致好评,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充分肯定并推广。四年来,贵阳贵安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定向招聘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累计138名。
“他们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也可以建设祖国,在社会舞台上大有作为。”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军人退役后最坚强的后盾,将尽全力确保他们在回归地方后顺利过渡、发展。
2024年,贵阳贵安保障军人“优质”安置,移交安置率100%,实现“三满意”目标。同时,保障军属、退役军人“优质”就业,举办春、秋退役军人招聘会及大学生退役士兵进国企专场招聘会,42家国有企业、295家民营企业提供9645个岗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244人。当年共拿出40个“兵教师”岗位定向选拔退役军人,36人顺利上岗。
为拓宽未就业随军家属就业渠道,贵阳贵安制定出台了《贵阳贵安关于进一步完善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措施》,为落实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优待提供政策支撑和依据,2024年计划安置随军随调家属35名,并将随军未就业家属补助标准从400元/月提标至800元/月,共发放补助21.28万元。
贵阳贵安坚持把军人子女教育优待作为一项重要事项,制定《贵阳市拥军爱军“三优一尊崇”工作措施》,以刚性措施帮助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困难问题,实现军人子女义务教育阶段100%按意愿入读、立功受奖退役军人子女按意愿择校。2024年,全市共有511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享受优先照顾,150余名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高危岗位服役以及荣立二等功和战时三等功的退役军人子女享受优先保障。
军人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不仅是部队官兵最关心的重点,也是双拥工作的核心所在。贵阳贵安坚持把解决好官兵“三后”问题作为提升军人军属幸福指数、荣誉指数的关键系数,围绕军人转业安置、军属就业及困难帮扶、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显著效果。同时,还搭建联谊平台,建设军人“优质”家庭,2024年联合工会、妇联、团市委等单位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300余名优秀单身女性走进军营、走近军人,用爱情和家庭把驻筑部队官兵“留”在贵阳,既弘扬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的社会新风,又有效增强军人军属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贵阳市为驻地部队举办“情定橄榄绿 双拥绘幸福”联谊活动现场。
2024年8月8日上午,“左手牵你·右手敬礼”2024年贵阳贵安军人集体婚礼在武警贵阳支队举行。百余名官兵和新人家属缘聚警营,共同见证7对新人彼此许下爱的誓言,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新娘罗姝淼激动地说:“感谢政府和部队为我们举办这么一场庄重又盛大的婚礼,作为一名军嫂,我深知军人肩上的责任,我们会义无反顾地支持和理解,守护好自己的小家,让他安心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军政同心
军民团结深化巩固
2024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75周年。在山东青岛,一群来自贵阳市乌当区黄连村小学的小朋友身着民族盛装,表演民族舞蹈、展示贵阳风采,献礼以家乡贵阳命名的战舰——贵阳舰,引得中外嘉宾争相合影留念。
自贵阳舰命名以来,就与贵阳贵安密切联系在一起,对于贵阳贵安人民而言,“家乡舰”不仅是情感上的牵挂,更是守望相助的战友。贵阳舰多次派出官兵回乡助力国防教育活动,并向乌当区黄连小学捐款捐物,帮助改善办学条件,为困难家庭学子发放“深蓝圆梦”助学金。
贵阳贵安以“城舰同名、城舰同心”为出发点,以提升部队战斗力、增强军民凝聚力为目标,持续深化双拥共建、密切军地联系,推进拥军社会化进程,不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不仅学子们为贵阳舰制作寄送慰问信、书画作品、贺卡及新春礼盒,企事业单位还与贵阳舰签订共建协议。2024年,贵阳农商行、贵州本色农产品公司、贵州五福坊集团以及贵州工业职业学院等向部队支持了50万元电子科技产品、优质农产品和学习生活用品,推动“城舰共建”取得实效。
贵阳市投入资金帮助武警贵阳支队建设“知行书屋”阅览室。
“城舰共建”只是贵阳贵安驻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等与部队在文化、医疗、教育等方面开展互访互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驻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等与驻筑部队签订共建协议103份,开展共建活动300余次;驻筑部队支持“林下鸡”“小龙虾”等乡村产业发展,通过“黔货出山进军营”消费帮扶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援建国防特色学校,解决师生饮水难题,资助326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累计出动数万人次遂行各类急难险重任务,在抗旱救灾、抗洪抢险、扑救山火等突发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贵阳北站设置的军人候车区,打造拥军尊军崇军城市窗口。
与此同时,贵阳贵安深入开展社会拥军。聚焦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一所需所盼,高位推动拓展优待证使用场景,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推出贵阳贵安户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凭优待证免费乘坐市级公共交通工具政策,截至2024年底,已有912万人次享受免费待遇;开展“百行万店齐拥军”行动,实现全市“双拥街、双拥广场、双拥公园”全覆盖,已有6000余家企业和商户向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提供餐饮、住宿、旅游、医药、广电、通讯、加油等方面的优惠优待;与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铁路局联合在贵阳北站建设军人候车室,累计服务过往优待对象30000余人次;与贵阳苏宁易购合作开展“显尊崇、享优待”家电惠军福利日活动,优惠金额19.2万元,拉动消费106.8万元……
除此之外,贵阳贵安依托大数据先发优势,打造退役军人智慧数据大屏展示系统、数据综合分析系统等应用产品,建立服务保障机构、军创企业等数据库,创新打造“贵阳拥军宝”小程序,搭建“1+6+N”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数字化矩阵,首创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地图智能导航、招聘岗位智能匹配、军创企业入驻等功能产品,形成前端需求对接、后台数据支撑、产教线上融合、立体综合保障的精准服务新模式。共推出身份识别、优惠优待等15项便捷“微服务”,并积极推进“爽贵阳”App接入工作,融入“智慧贵阳”建设。小程序上线以来,共有6000余家企业、商户入驻,推出多种优惠项目,拉动消费300余万元;发布就业岗位1万余个,帮助3000余人就业。营造了全社会拥军崇军的良好氛围。
双拥薪火,代代相传。从雪域边疆到城市街巷,从练兵一线到乡村振兴战场,贵阳贵安以“军地一盘棋、军民一家亲”的生动实践,书写了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壮丽篇章。贵阳市双拥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贵阳贵安将以“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一城两兵三服务”工作方案,在服务备战打仗、优化保障体系、推动军民融合上再创新绩,为强国强军伟业贡献“贵阳力量”。
记者 李佳旭 杨雪梅 实习生 王倩/文 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