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不管儿媳、女婿多好,都要学会“留一手”

布衣粗食 2025-04-13 15:19:24

古人告诉我们:“多子多福。”

回到现实,我们发现古人的话,不太管用了。

儿女再好,也要听儿媳、女婿的,毕竟他们是夫妻,任何事情都要有商有量。

就算儿女腰缠万贯,那也要经过儿媳女婿的同意,才能多给老父母一些赡养费。

当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通情达理的儿媳、女婿,想办法尽孝道。

但我们别被眼下的幸福,冲昏了头脑,要考虑到“来日方长”。

人到晚年,不管儿媳、女婿多好,都要学会“留一手”,千万不过度依赖和信任。

01

不住一屋,在距离上留一手。

儿女长大了,结婚后,就要分家。

此时,父母的家,门是打开的,儿女随时可以回来;但是儿女的家,不会是父母的家。

如果父母要住在儿女家,那就肯定要看儿媳、女婿的脸色。

没有距离的相处,鸡毛蒜皮的事情,都会被放大,冲突不断。甚至因为父母的介入,儿女的婚姻被破坏。

明朝作家凌濛初写了一个叫“高广”的教官,在官场混了二三十年。

年老的时候,回到老屋居住。他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

女婿见岳父高广独自住在老屋,就邀约其住自家。

高广觉得,反正走不动了,还是靠女婿,就去住吧。老屋因此就荒废了。

在女婿家住了三五年,高广的积蓄也花得差不多了。女婿们的态度,开始发生改变。

“至于女婿,一发彼此相为,外貌解劝之中,带些尖酸讥评,只是丈人不是,更当不起”,这样的局面,迫使高广回到破败的老屋,苟延残喘。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

因为两代人有距离,人的一些缺点就看不到了,一些杂音也听不见。一些难看的脸色,也看不到。彼此还有了一点牵挂。

老人在儿女家,彼此距离近了。女婿、儿媳一开始会忍受,觉得孝顺一阵子,也应该。但假以时日,人就忍无可忍,开始脾气爆发,难听的话,频繁冒出来。

人到晚年,但凡有自己的老屋,就别去和儿媳女婿一起住。他们邀约你,那也是去做客,而不是定居。

如果要随迁,老人宁愿住杂屋,或者租老破小,和儿媳女婿的距离近一点就行。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房子不奢华,没关系,自己舒服就行了。

02

视如己出,在人情上留一手。

是不是老人退休了,有大房子,就完全不指望儿媳女婿呢?答案是否定的。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有病痛。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住院是免不了的。

在一些特殊的时期,老人还得指望儿媳女婿。

留下一些情分,儿媳女婿也会心甘情愿地端茶送水。

也许有人会这样说:“万一走不动,生病了,我有儿女。”

也不想一想,儿子要打拼事业为主,这家里的孝道,还不得指望儿媳?女儿是嫁给女婿的,大事情还不得女婿做主?

别把儿女和儿媳女婿,分得太清楚了,内外有区别,但内外也需要倒过来。

农村有句土话:“会疼的疼儿媳,不会疼的疼儿子。”

在很多村里,儿子去打工,儿媳在留守,谁是依靠,一目了然。

“二十四孝”中,写了一个叫庞氏的儿媳,每天去江边打鱼,给婆婆吃,还请邻居一起作陪,家庭很是热闹。

儿子在做官,公务繁忙。偶尔有一次,看到庞氏怠慢了母亲,就写休书。

婆婆得知情况后,让儿子把儿媳接回来。

此后,儿媳更加孝顺。

今天,婆婆为儿媳撑腰了,明天儿媳孝顺,更有诚心。毕竟,婆媳是一伙的,互相保护,互相成就。

平时,老人记住儿媳女婿的生日,送祝福;帮忙带娃,减轻生活负担;也问候和帮助儿媳女婿的父母,传递温暖。人情就留住了。

03

生活自理,在钱财上留一手。

聪明的老人,有这样的思维:“只要自己能走动,就不麻烦儿媳女婿。”

带着这样的思维,老人的生活总是独立的。他的钱财,也是独立核算。这时候,就能够靠省吃俭用,留下一些存款。

留下来的钱财,如果这一辈子没有花完,最终就变成遗产,给了儿女,儿媳女婿。事实如此,但是钱财在自己手里,花不完,比交给儿媳女婿保管,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我的一个朋友,说了这样的一件事:小区里的一个老人,走不动了,每个月拿出三千,请儿媳做保姆。

儿媳也坦然接受。毕竟她要靠打工,才能养家糊口。

这孝道和金钱捆在一起,还找到了平衡点,老人不遭罪,子孙不受苦。这是多赢的局面。

那些手里完全没有钱财的老人,就造孽了。儿媳女婿要管,也是来去匆匆,毕竟都要工作,不允许整天都请假,更不能失业。

鉴于此,老人应该把钱财分成很多份。一部分用来帮助儿女,关爱儿媳女婿,孙子等,一部分自己守住,不轻易告诉人。在退休之后,继续想办法存钱,自己安排生活。

04

诗曰:“直待酒阑人散后,方知叶落必归根。”

不到走不动,躺下来的那一天,都不能说儿媳女婿有多好;不到盖棺定论的那一天,都不要说人的福气有多大。

还是留一手,避免一些意外的情况发生,这是自己留后路,也是给晚辈坚强赡养老人的压力。

儿媳女婿的好,应该肯定,但是也要三分防备。

就算你七老八十了,还是要长期打算,别坐等安排。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10

布衣粗食

简介: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