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李弯湾
你要是在网上一搜“很会说话”“高情商回复”这些内容,你就会打开一个新世界——那些IP显示在山东的网友,总能一次又一次展现语言的艺术,可以说是死局都能盘活,绝境都能死起回生。
情商低、嘴笨、不会说话的人,我觉得确实有必要学一学山东网友的说话技巧。
我给大家列举10例吧,要是有人喜欢,以后我再多搜集一些。
1假如你和领导去餐厅应酬,服务员错把你当成了领导,领着你说,“老板,包间在二楼”,领导笑着拍了拍你的肩膀说,“没想到小李比我更像领导啊”,这时候你灵机一动,说_______?
河南网友:“领导您真是人老屁股松,放屁响咚咚啊。”
广东网友:尴尬一下,陷入内耗。
山东网友A:“看您说的,我领导他,您领导我啊,服务员挺懂事的,还知道不能越级汇报。”
山东网友B:“领导,我这是狐假虎威,您才是贴近群众啊!”
2你去局长家做客,局长说,“下次再带礼物,以后就别来了”,你会怎么回答?
广东网友:“摆着也浪费,家里狗又不吃。”
山东网友:“您两袖清风,我哪敢带什么礼物啊,是孝敬您的一点心意而已。”

有人提问说,领导过生日,6层高的蛋糕倒了,被撞倒碎了一地,你是整个公司最会说话的人,你会怎么说?
山东网友A:“地板都能跟着领导尝到甜头,咱们好好干,领导还能亏了我们吗!来,咱们敬领导一杯。”
山东网友B:“今天蛋糕翻一翻,今年业绩翻一番,地上有甜,手里有钱,糕落大地,冲上高地。”
4你和领导下棋,赢了一局。领导脸色阴沉沉地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我老喽,不中用了”,你会怎么回复?
山西网友:“不是您老了不中用了,而是不中用的人老了。”
山东网友:“您下的是整个单位的大棋,统领全局不争一隅一角;我下的事棋盘上的小棋,小算计小聪明而已,还是得多跟您学习,提升境界。”
5公司聚餐,你去帮领导盛饭,领导接过后皱着眉头说,“盛这么多,喂猪呢?”
你会怎么接话茬?
陕西网友:“工作您是领头羊,喂猪还是我在行!”
河北网友:“快拱吧,一会儿凉了”
山东网友:“领导您说笑了,碗是圆的,饭是满的,今天的饭局是圆满的,盛多少是我的心意,吃多少是您的饭量。”
6你和领导骑了两个小时的车,你在后面跟了两个小时,老领导说,“怎么连我都骑不过啊”,这时候你会怎么说?
贵州网友:“领导,你骑这么快,前面是有你爹还是有你娘啊!”
四川网友:“年轻人天天加班身体虚,那比得过你们游手好闲的啊~”
山东网友A:“我资历尚浅,空有蛮力不得方向,您淌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走得扎实稳妥,我得跟在您身后好好磨练磨练。”
山东网友B:“领导您见笑了,我再有体力,这一路这么长,没您在前面破风引路,我得走很多岔路。”
7饭局上,领导接了个电话,他儿子考了全班倒数第一,领导坐在那儿愁眉苦脸,高情商的你开口说道:____?
四川网友:“耶~老辈子,猪生笨了可以杀,人生笨了是莫得法哟~”
四川网友:“耶~老辈子,住城头还养猪,是有点辛苦哦~”
山东网友A:“哎哟领导,男孩子活泼爱玩很正常,只要稍微指引一下方向,相信一定会有所提升,所谓厚积薄发,再者说了,虎父无犬子,我相信将来令郎也会像您一样,大有作为。”
山东网友B:“领导,世上聪明的孩子无数,可成功的父亲寥寥无几,您才是孩子的第一学历啊!”
8饭局上,你去给领导们倒酒,最后一位只倒了一半就没了,领导说,“什么意思,到我这儿就倒半杯?”
你该怎么回应?
江苏网友:“这酒就跟你一样,到你这儿就完了。”
吉林网友:“这赖我啊?”
山东网友:“没满没满,生活美满呀。领导,这酒的最后一杯叫福根,第一杯叫彩头,到您这儿只剩半杯,那就得再开一瓶给您倒了,好彩头和福根都到您这了,这叫有头有尾,也祝您今后顺风顺水。”

公司聚餐,点菜的任务交给你了,你看女同事比较多,就多点了几个甜的食物,领导听后却说,“小高,别就点你爱吃的啊!”
你该怎么回?
云南网友:“为啥不能点啊?”
四川网友:“那我全点你爱吃的吧,今天你这狗嘴可有福了。”
广东网友:“好好好,你看我光点菜,忘扇你了。”
山东网友:“甜菜做得比较快,所以先上来了,这就是跟着领导好好干,甜头马上到。”
山东网友B:“公司运转,您照顾我们这些员工没少费心思,吃了不少苦,所以我就擅自给您点了甜的。”
10领导在公司群里发了4000的红包,结果你抢了3500,领导说,“小王你手气真不错!”
你该怎么回应?
上海网友:“怎么地?你要抢?”
广东网友:“那是,你也不看看我是谁!”
山东网友:“没有您的阔气,哪里来的我的手气。”

说实话,我一开始看到这些山东网友的“高情商回复”,不仅不以为然,甚至是有点反感的,这完全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那一套嘛,这有啥可值得学习的。
它让我觉得反感,是因为这些段子的语境,是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奉承,这当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是,如果把这些段子中的“领导”换成父母、同事、朋友、孩子,会说话、能够化解尴尬、替他人解围,就非常重要了。
比如,在第7个例子中,说的是领导因为孩子考了倒数第一而发愁,这种事是很常见的,朋友啊、同事啊甚至是自己的孩子,都很可能考试靠得不好,你就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去安慰别人、开导自己。
再比如,第10个例子,领导发红包,你抢了个最大的,这种事也很常见,尤其是年关将近,家人、朋友、同事、老同学啥的,也很可能会在群里发红包。
你抢了个最大的,别人一般不会说啥,但你最好还是要感谢一下发红包的人,千万别人沾沾自喜,觉得那是自己的运气。
这些“高情商回复”,你觉得很是浮夸、假惺惺、油嘴滑舌也好,还是觉得很有用、收藏起来以后学着点也罢——无论你怎么看,都应该看到它们的精髓——把别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前。
很多人之所以不会说话,就是因为他在说话的时候一直在说“我”,就像以前我看到我们村一个大姐发了一个短视频,她拍了几只小小的流浪猫,并配文感慨说,这些猫跟她兄弟姊妹几个一样,从小就没了娘,这么多年,受了多少委屈、过得多么艰难。

结果,评论区很多人就说,“谁不一样呢,别难过了”“过去的都过去了,以后好好过就是了”——这些评论,就谈不上会说话了,因为他们都没有试着去理解一个孤儿的心酸。
我相信如果是“山东网友”,他们肯定能说出让这位大姐感到宽慰的话。
把别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前,这个实在是太重要了,比如过年父母催婚、催生、问工资,你如果不是一上来就反击他们,而是试着去理解他们,理解他们的不容易并安慰他们,你这个年肯定是能过得比较和谐的。要是他们一催婚你就炸毛,可能初二你就想打起背包走人。
再比如,你上班也好,做生意也罢,甚至发个朋友圈,都会遇到被批评、被建议,最好是不要一开始就反击。我经常点外卖,有些商家,人家顾客评价菜难吃,他们就会辩解自己没有问题,我就很反感,但有些商家,他们面对差评,一上来就是先感谢顾客提意见,并表示下次如果顾客还点,会送点小礼物——我就对这种商家很有好感,并会快速下单支持一下他。
说到底,会说话、高情商的本质就是:把别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前,你不重要、别人才重要,你只要把握这个精髓,大部分情况应该都能应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