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让我加班到凌晨,我回他一句‘您这点工资,我很难帮你做事啊’,第二天全公司炸了!”——这届95后整顿职场,靠的不是硬刚,而是精准狙击PUA的“反杀话术”。
一、反压榨话术:工资与工作量挂钩
场景:老板总拿“年轻人要吃苦”画大饼,安排超负荷任务却闭口不谈加班费。
话术:“您这点工资,我很难帮您做事啊”
操作指南:
当领导用“锻炼你”包装压榨时,直接点破薪资与付出的不对等。
进阶版:“加班可以,但得算算投入产出比吧?您招工时也没说是招义工啊”3
效果:老板要么加薪,要么闭嘴。
为什么能封喉:95后深谙“钱给到位,活才到位”的职场法则,把“谈钱伤感情”变成“谈钱讲道理”,直接戳破资本家的道德绑架套路。
二、反甩锅话术:领导责任与员工无关
场景:项目搞砸了,老板甩锅:“你们怎么不早说?现在怎么办!”
话术:“您是领导都不知道怎么办,我们怎么会知道?”
操作指南:
用疑问句把问题抛回给领导,暗示“决策失误是你的锅”。
温柔刀版:“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您加油!”(潜台词:你行你上啊)。
效果:老板瞬间沉默,内心OS:这届年轻人怎么不按套路接锅?
为什么老板会沉默:这话术既承认了领导权威,又暗讽其能力不足,让老板反驳就是打自己脸,不反驳就是认怂,堪称“职场太极天花板”。
三、反道德绑架话术:拒绝情感勒索
场景:领导PUA:“公司培养你这么久,这点压力都扛不住?”
话术:“好的,我知道了。还有别的事吗?”
操作指南:
不解释、不争吵,用“哦/好的/随便”终结话题,把领导晾在情绪高潮点。
高阶版:“您的话能说服您自己吗?”
效果:一拳打在棉花上,让领导的PUA无处发力。
核心逻辑:95后早就看透——“公司不是家,工资才是妈”。与其被“感恩文化”绑架,不如用“糊弄学”保护情绪价值。
为什么这些话术能火?
精准打击痛点:专治“只谈理想不谈钱”“功劳归领导黑锅归员工”等职场顽疾。
社交货币属性:自带怼人爽感,适合朋友圈传播,比如“拿奖金没我份,背锅让我来?”。
合法合规反击:不带脏字却暗藏机锋,既守住了体面,又让老板挑不出错。
95后整顿职场,本质上是一场“反PUA觉醒运动”。
正如《强势》和《停止讨好》两本书的核心观点:真正的职场尊严,从学会说“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