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英文八年的执政期间,台湾地区的外交伙伴数量由22个缩减至12个。因此,蔡英文被冠以“断交领袖”的称号。而当赖清德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采取的“台独”举措相较于蔡英文时期,显得更为频繁且极端。早前,赖清德将中国大陆视为“外部敌对力量”,对此,大陆在随后的四年内实施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可称之为反制三步走战略。
从国际关系层面观察,台湾当局在南非的代表机构遭遇了名称变更与地位下调的措施。在国防安全方面,大陆组织了一场综合性的军事准备巡逻演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飞机与舰艇从不同方位对台湾岛形成了战略包围态势。在法律规范领域,大陆方面公开了四名台湾网络军人的相关信息。接下来,我们从“国际孤立台湾”的角度进行探讨,预计赖清德在任期间,台湾所谓的“外交盟友”数量可能会缩减至不足十个。
【台媒发文预警,赖清德或将超蔡英文,坐上“断交领导人”头把交椅】
台媒报道,台湾当局在南非的“台北联络代表处”名称已变更为“台北商务办事处”,意味着其地位从代表处降为办事处。这或许预示着,这只是大陆对“台独”行为采取外交惩罚措施的开始,台湾未来可能会失去更多国际伙伴关系。蔡英文执政八年期间,台湾地区的国际关系遭遇严重挫折,失去了10个外交邦交国,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中失去邦交数量最多的一位。而赖清德在“台独”立场上比蔡英文更为激进,其任期内可能会面临国际关系全面瘫痪的危机,甚至有可能超过蔡英文,成为失去外交关系最多的领导人。
更为棘手的是,在赖清德执政期间,台湾地区面临着外交孤立的风险。民进党当局在推进“台独”立场上越积极,台湾地区所谓的“国际舞台”便愈发狭窄。回顾历史,陈水扁执政八年期间,台湾地区失去了6个外交盟友;而蔡英文执政时,这一数字更是增至10个。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大会,还是国际民航组织会议,亦或是国际刑警组织大会,民进党当局均未能获得参与资格。据统计,全球已有44家国际航空公司将“台湾”标记为“中国台湾”,这标志着台湾所谓的“国际认可度”正持续下降。
【台湾地区还剩下12个邦交,下一个有可能断交的是哪一个?】
当前,台湾所维持的12个外交关系散布于四个区域,具体包括位于欧洲的梵蒂冈城国,非洲的斯威士兰王国,南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图瓦卢及帕劳共和国,还有拉丁美洲的海地共和国、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达、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以及巴拉圭共和国。然而,台湾的外交局势并不稳固,上述12个国家与民进党当局的外交关系均存在随时中断的风险。
举例来说,中国外交部的一位发言人曾阐述,马绍尔群岛、帕劳以及图瓦卢三国与中国恢复或建立外交关系只是迟早之事。同时,斯威士兰与巴拉圭国内存在着一股显著的势力,他们期望能与中国大陆建立外交关系,以此来提升本国的经济状况。另外,有消息指出梵蒂冈与台湾的关系出现了波动。可以说,一旦中国大陆采取主动,赖清德或将成为台湾地区“断交事件”中的核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