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丐说历史(东汉)96——窦宪谋私再伐匈奴,匈奴完败开启西迁

不会数学和历史 2025-02-13 08:56:45



书接上文。

窦宪收买何敞不成,反而被何敞将其收买之行径公之于众,窦宪再次遭遇危机。

这一次,窦宪该如何化解危机呢?

窦宪的想法很简单,效仿上一次,将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去,而这个国外,当然指的就是北匈奴了。

公元90年5月,窦宪派副校尉阎砻(long)率领2000骑兵袭击伊吾(今新疆哈密市)的北匈奴守军,大获全胜,一举收复了伊吾。

连锁反应是,车师前国和车师后国都彻底惧怕了汉王朝,派遣王子到汉王朝做人质,表示对汉王朝的忠心。

然而,这次胜利并未帮助窦宪挽回名声,毕竟这次战争的目标不是北匈奴主力,而且主将也不是窦宪,赢的太简单了。

不过机会马上又来了。

公元90年9月,北匈奴被打怕了,派遣使者请求对汉称臣。

匈奴与汉王朝的恩恩怨怨已经百年之久,如果能彻底解决,对于窦太后来说,那是名垂青史的壮举,是一定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所以窦太后决定欣然接受北匈奴的降服。

然而,每次北匈奴降服,南匈奴都是反对的,一山不容二虎,南匈奴虽然依附于汉王朝,但是他们一统匈奴的意志从未有丝毫松懈。

又到了趁你病要你命的绝佳时机了,南匈奴怎会放过。

于是,南匈奴再次上书汉王朝,请求与汉王朝配合,再次北伐北匈奴,务求彻底将北匈奴从历史的舞台上抹去。

作为窦宪,这个时代最高的权臣,彻底解决匈奴与汉王朝的恩怨,也是将被记在功劳簿上的光辉伟业的一笔。

但是,此时此刻的窦宪并不想就这样轻松地解决北匈奴问题。一来,北匈奴主动投降与被他打服,对窦宪的功绩是有很大差距的;二来,北匈奴问题只要一直存在,窦宪就拥有一张护身符,遇到难题都可以借助于北匈奴去解决。

而现在,正是需要借助北伐北匈奴解决问题的时刻,因此窦宪反对接受北匈奴的投降,主张继续武力攻打北匈奴。

窦太后这次却是铁了心的要接受北匈奴的投降了。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汉王朝谁说了算,窦太后决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

不过,就在窦宪垂头丧气,准备再找突破口解决自己此次危机之时,转机却出现了。

公元90年10月,南匈奴不顾汉王朝的阻拦,由左谷蠡王率领8000骑兵出鸡鹿塞独立攻打北匈奴。

北匈奴遭到攻击,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南匈奴的自把自为,认为这是汉王朝给与他们的答复,于是放弃了臣服于汉王朝的想法。

窦宪趁机上书请战,就说北匈奴反复无常吧,前脚还说要臣服,后脚就变卦了,这样反复无常的民族,怎们能信任呢?唯有把他们彻底打服一条路。

事已至此,窦太后也无话可说了,只能同意了窦宪的二次北伐。

于是,窦宪点起大军,再次北伐匈奴。

窦宪派遣中郎将耿潭与南匈奴配合,趁夜偷袭了北匈奴单于大营,斩首8000余人,俘虏数千人,俘虏北匈奴阏氏及其仆役五人,北匈奴单于也受伤西逃。

窦宪又调遣左校尉耿夔、司马任尚率军出居延塞与自己的军队汇合,向北追击北匈奴,出塞5000余里,一直追到金微山(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境内),俘虏了北匈奴单于的老妈。

大军搜寻北匈奴单于踪迹,半月时间无所获,北匈奴单于不知去向,窦宪下令撤军。

窦宪北伐匈奴,再次取得不世之功,其危机也再次解除了。

北匈奴经此一战,再也无力与汉王朝纠缠,开启了他们的西迁之路,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西方世界的噩梦。

随着北匈奴的西迁,在汉王朝的西方与北方,另一个少数民族鲜卑族逐渐强盛起来,收并了原北匈奴的地盘与遗民。



1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