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牛逼的公司,可能都开不好发布会。前有比亚迪,今有宁德时代。
刚刚结束的「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登场人群人均博士,女主持人也是博士,她曾就读于牛津大学,是研发团队成员之一。
而且,它完美适配市面上的兆瓦级充电桩......不知道去比亚迪4S店充电是什么感觉。
其次,是安全和低温环境下的续航。
宁德时代带来全新钠离子动力电池——钠新,该产品将于今年12月正式量产,可应用于混动和纯电车型。
低温环境下的续航和动力输出,一直是锂电池的痛点,「有电一条龙,亏电一只虫」、「冬季续航打5折」都是老梗了。
而钠离子电池无惧低温。
实测零下33°C环境中,从30%充电至80%仅需30分钟;低温行车电池可用电量达到93%;电量仅剩10%,依然能维持120km/h高速行驶。
钠离子电池安全性也更强,在经过多面挤压、针刺贯穿、电钻穿透、电池锯断等测试后,依然不起火、不爆炸。
以往,钠离子电池最大的问题是能量密度,但这次宁德时代给出行业量产最高水平——175Wh/kg,比肩磷酸铁锂电池。
并支持峰值5C充电速率,纯电车续航能达到500km以上,混动车纯电续航也将超过200km。
此外,宁德时代还发布「自生成负极技术」,通过化学反应自动生成高性能负极材料,就像植物在土壤里自己长出根系一样,让电池在同样体积下存储更多电量。
得益于此,磷酸盐体系自生成负极电池,能做到680-780Wh/L;三元体系自生成负极电池,更是达到1000Wh/L。
以上几款产品,长板都是行业TOP级别,但却没法同时解决续航、充电速度和安全这三大痛点。
为此,宁德时代搞了个黑科技——双核架构。
相比传统架构,双核架构将一块电池,分成两个独立的能量区,两个能量区的电芯由不同材料组成,将各自长板结合起来。
主能量区可根据用户的驾驶习惯与场景,适配不同化学体系的电芯,满足日常用车需求。
增程能量区可采用高比能自生成负极技术,提供更大的电量,以满足用户的长途出行需求。
双能量区有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和热管理双核来确保安全性,类似飞机的双发动机理念,一侧损坏不影响整个电池使用。
结合双核架构+自生成负极技术,宁德时代发布骁遥双核电池,目前主要有三款。
1、钠-铁双核电池(钠新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容量75kWh,续航700km,无惧低温。
钠新电池低温环境下表现好,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能量密度高,两者组合就成了六边形战士,很适合北方新能源车主。
2、铁-铁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峰值12C充电速率,纯电续航超1000km。
一个充电超级快,一个续航特别长,适合没有低温困扰的南方新能源车主。
3、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三元电池+磷酸铁锂/三元自生成负极电池),输出功率1000kW,12C充电速率,可以给3米轴距的车配180kWh电池,纯电续航1500km。
输出功率高,充电速度快,1500km续航干翻混动车,未来高端纯电车必备的一款电池,应该是目前地表最强的量产乘用车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双核架构不是终点,未来宁德时代还会推多核电池,解决新能源车电池各种痛点。
当然,热闹背后也藏着现实难题。
双核电池的复杂结构,会不会让电池包变重?
1.3兆瓦的峰值充电功率,相当于同时开300台空调,电网的负荷压力会相当大。
比亚迪那边准备给兆瓦闪充做配套储能柜,不知道宁德时代会不会跟进。
结语
整体来说,宁德时代这场理工男式发布会,用硬核技术狠狠砸开了新能源行业的天花板。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将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提到新高度;钠新电池做到零下33°C还能跑高速。
骁遥双核电池,更是把不同材料的优势捏在一起,北方车主怕冷?南方用户要快充?高端车型想超长续航?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当电池技术真正从参数驱动转向需求定制,电动车离彻底替代燃油车的那一天,或许真的不远了。但技术再牛,最终还得看量产能力和市场反馈,毕竟用户要的不是PPT上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体验。
期待宁德的PPT产品落地装车,不过比亚迪发布即量产车,宁德电池的车别让大家等太久。顺带一提,汉L是83.2度电池兆瓦充电,其实是12.02C。
现有的充电速度大部分人都能接受,没必要再去攀比充电速度了。关键还是看电池的碰撞安全性、能量密度以及正常使用寿命。
要是以后电池类公司正式宣布百分之百安全就是对生命的尊重?而不是整天的花里胡哨?
如果能解决正负极变单极输出,象放气放水那样,才是技术创新。
PPT咋写都行,量产出不来啥也不是
吹牛逼天天响,没一个是真实的[得瑟]
游戏数字[点赞][点赞]
什么时候出核能电池呀[笑着哭]
写够2000公里更好
吹牛逼,电池拿出来
宁德时代前不久还发文说充电太快伤电池,指责比亚迪闪充,现在又来个闪充ppt,回旋镖啊
自燃了算厂家还是自己的?发自媒体会被销号吗?
欧美的油车终于要淘汰了[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