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柳青程复出:文艺能否再创经典?

香露聊娱乐 2025-03-03 21:38:59

三年前,当柳青程在柏林电影节红毯上含泪宣布息影时,无数影迷对着直播镜头红了眼眶。这位手握三座国际影后奖杯的表演艺术家,在巅峰时期选择转身走进校园教书,如同她塑造过的那些经典角色般决绝。此刻,她带着文艺片《尘埃与星光》重返银幕的消息,让整个电影圈泛起涟漪。

息影期间,柳青程在戏剧学院授课时总爱穿素色棉麻长裙,这与她过往塑造的《暗河》里癫狂女诗人、《春逝》中隐忍的戏曲名伶形成奇妙反差。导演陈墨透露,正是这份沉淀后的松弛感打动了他。筹备五年的新片改编自茅盾文学奖作品,讲述战地摄影师与盲人调音师跨越三十年的灵魂共振,制作团队汇集金马奖最佳摄影杜峰、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编剧陆遥,服装设计特邀日本国宝级大师山本耀司跨界合作。片场花絮里,柳青程为呈现角色失明状态,连续三个月蒙眼生活,甚至在浴室摔断肋骨仍坚持拍摄。

观众期待值调查显示矛盾现象:猫眼平台想看人数突破50万,豆瓣却有超2万人发起“抵制过度神化老戏骨”讨论。某影视博主发起的投票中,38%观众担心“文艺片节奏沉闷”,29%期待“教科书级表演”,剩余33%直言“只为看山本耀司的服装美学”。这种分裂恰似柳青程过往作品的市场表现——她主演的《暗河》当年票房仅3800万,却在视频网站创下3.2亿次播放量。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林鹤在《当代电影》撰文指出:“老戏骨回归不是救命稻草,而是照妖镜。”他对比了去年张曼玉参演实验戏剧引发的两极评价,认为市场既渴望精湛演技,又惧怕过于浓烈的艺术表达打破娱乐平衡。这种困境在《尘埃与星光》的海外发行策略中可见端倪:片方放弃欧洲三大电影节竞赛单元,转而与网飞签订保底分账协议。艺术总监王志文对此解释:“我们要让沉默的掌声被听见。”

当剧组在山西平遥古城拍摄最后一场戏时,柳青程即兴修改了剧本台词。原定的“我看见光了”变成“光从不需要被看见”,这个改动让监视器后的陈墨突然想起她二十年前在《春逝》片场的某个清晨——那时还是新人的柳青程固执地要求重拍十七遍晨雾中的独行镜头。时代在变,电影载体从胶片变成数字流媒体,但有些东西始终在尘埃中闪着微光。

0 阅读:0

香露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