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月2日23时05分,刚刚过完元旦的大理州宾川县突然全城断电,陷入一片漆黑之中。20分钟后,大银甸水管所所长苟兴平打电话向宾川县公安局报告称:大银甸水库附近的高压输电线路上的77号电杆被炸倒。接报后,宾川县公安局立即出警前往大银甸水库查看究竟。

80年代后期接警的民警
……
现场位于关宾公路K50处的大银甸水库岔路口,35000伏高压输电线路上的77号电杆被炸断后呈“V”字形横躺在一片已经被收割了的烤烟地里,被炸电杆周围发现一些完全烧焦或部分烧焦的白色绵纸碎片和几节被炸断的细草绳,除此之外,没有发现别的有价值的痕迹——
宾川县的这次停电持续时间139个小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00元。
“恐怖分子又在炸电线杆了!”这是宾川县的人民群众对此案的第一印象。为什么是“又”呢?
因为从1986年到1989年,从下关至宾川的35000伏高压线总共被炸了六次,其中三次炸倒电杆,造成宾川县两次停电总共239个小时,直接经济损失38000元。
1986年4月30日,下关至宾川高压线路的15号电杆被炸,但因为地处偏僻,且未能造成断电,所以没有人发现。5月3日,宾川县水电局收到一封落款为“大理大众旅社”的匿名信,信中声称:“已在甸头坡炸掉一颗高压电杆,要向电力局借点钱,否则要再炸电杆。”
宾川县公安局接到水电局的举报后驱车赶往现场,发现甸头坡顶上的15号电杆的根部被炸坏移位,现场发现烧过的导火索和几块塑料薄膜,推测爆炸物是用雷管引爆的硝胺炸药。
……
5月27日,宾川县水电局又收到和上一封匿名信字迹相同并署名为“080926”的匿名信,要向水电局借10万元,如果同意就在下关县的各个旅社、宾川客运站、电影院、邮电局等处门前用红字写上“同意”字样后,他会写信告知拿钱的时间和地点。
为此,宾川县公安局立即组织四名干警对此案立案调查。他们从距离爆炸现场最近的排营、莉村开始,对掌握爆破技术的重点人员进行摸排,同时组织治安积极分子对案犯可能投递信件的所有邮箱进行监视控制,但是在随后半年多的时间内,案犯始终没有新的行动,因此侦破工作陷入困境。
1987年1月13日,宾川县突然全县停电,1月14日一早,宾川县水电公司职工黄某外出巡查线路,在当天上午10时多,他在大银水库上面望向石板箐山头时,发现70号电杆已经倒地,他立即向公安局报了案。宾川县公安局接报后,立即派人赶往现场。

老照片 电工检修线路
现场位于关宾公路K47~48处南侧的山坡上。70号双电杆被双双炸倒,高压线触地后引起地面山火,留下一片焦土。现场勘察时发现燃烧过的导火索和塑料薄膜。
此次电杆被炸毁,导致宾川县全县和永胜县部分地区停电100小时,导致当地重点企业宾川糖厂和永胜糖厂被迫停工停产,直接经济损失26000元。
1月18日,宾川县水电公司在排查线路时又发现石板箐附近的71号双电杆被炸,71A号电杆的1.7米处和71B号电杆的1.65米处各被炸了一个洞,炸药成分和爆炸方式和70号双电杆相同。
2月8日和2月18日,宾川县水电局、电管所办事处又相继收到一封署名为“0608926”的恐吓信,各勒索20万元。信中内容写道:“我拿钱的时间就在2月23日星期一晚上,12点准时从牛井开车,车只能用一个两轮摩托车,车上也只能一个人,这个人从头到脚都要穿白衣服,车一直往下关开,看到小红旗后往山坡上走一百步,把钱放下后就回去,敢耍花样我就继续炸电杆!”
宾川县公安局为尽快抓住罪犯,将计就计地安排了一次抓捕行动。
2月23日晚,宾川县公安局民警杨文武穿着白衣白裤身背挎包,骑着一辆两轮摩托车以40码的时速一直行至宾川县与大理市交界处的甸头坡顶,然后下车寻找插红旗处,但一直找到2月24日凌晨2时却一无所获。
与此同时,大理州公安处武警支队和大理市公安局配合宾川县公安局出动四十多名干警分组将牛井至甸头坡的所有高压电线的电杆进行监视控制。此外,根据恐吓信的情况分析,出动专门力量对牛井、金甸和大营等村实行挨家挨户的排查。
可是,这些措施均没有得到任何收效,犯罪分子就犹如幽灵一般在宾川县上空萦绕着。
……
1987年8月9日,宾川县电影院正在放映电影《寡妇村》,20时15分,当电影正放至高潮片段时,荧幕突然就灭了。引发观众一片哗然:“又停电了?!”

《寡妇村》
……
经宾川县公安局查实,石板箐附近的71号电杆双杆中靠北的71A号杆距离地面1.6米处被炸了一个洞、电杆严重受损,其作案手法和先前几次的方式完全一致,随后这个幽灵就再一次消失了。
……
1988年12月19日下午,宾川县水电公司职工赵世礼在大营段查线路的时候,发现观音箐龙王庙附近的47号和48号高压线电杆被炸,两个炸洞分别位于47号杆距离地面1.7米和48号杆距地面1.85米处,直径都是90厘米。
……
算上1989年1月2日导致宾川县再度全县长时间停电的这一次炸电杆,一共是六次。
如此猖狂的犯罪分子引起了大理州公安处的高度重视,决定将此案提级办理,大理州公安处负责刑侦的孙振家副处长在得报后奉尹树贤处长的命令亲自赶往宾川县公安局并组建新的专案组专办这起针对高压电杆的连环爆炸案。

尹树贤
这六起爆炸案中总共提取了导火索、细草绳、塑料薄膜、白色工程线、白棉纸、蒿芝等物证若干以及九封匿名恐吓信。孙振家副处长带领大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和讨论后,一致认为这一系列案件均系同一人所为,犯罪分子只有一个人,当地农民作案的可能性最大,作案动机是报复或勒索钱财为目的。决定将大营乡的排营村和瓦溪村辖区内所有的村寨作为排查范围,集中优势兵力,采取侦查和技术相结合、公开和秘密相结合,调查和控制相结合等多种侦查手段,排查范围内以治安形势最严峻、偷盗、吸毒、抢劫、流氓斗殴案件频发的瓦溪村公所为重点中的重点,予以“特殊关照”。
1月6日,宾川县公安局梁正军副局长带着八名侦查员在瓦溪村公所安营扎寨,对这个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处,有九个自然村和三千零十四人的瓦溪村公所的有关人员开展了摸排工作——
1月16日,大理州公安处刑警艾华生和宾川县公安局刑警吕国贤在村公所办公室查阅青年应征入伍登记表时,发现其中一份登记表上的字迹和犯罪分子所寄的匿名恐吓信的字迹非常相似。很快,这张登记表被送到宾川县公安局,交给技术员陈德荣手中,陈德荣立即对这份样本进行笔迹鉴定,结果证明这份应征登记表上的笔迹和匿名恐吓信上的笔迹完全一致。
这个结果出来后,陈德荣老泪纵横,因为从1986年4月到现在,他已经做了16000多份笔迹鉴定,今天终于有一份比对上了,怎能让他不激动万分?
这份《青年应征入伍登记表》的填表人是时年29岁、家住厂坡村的赵嵩德。在村公所的配合下,专案组查明赵嵩德1987年前后经常外出去下关、牛井等地做卖鸡枞的小本生意;1985年至1986年管理过集体的抽水泵,懂得电工知识;另外搞过基建施工,掌握一定的爆破技能。曾经几次因为用电问题和水电公司发生矛盾。此外,还查到赵嵩德在入伍时没有通过政审,当兵没当上,所以他为此非常不满,经常发表对集体不满的言论。
据此,专案组认为赵嵩德有重大作案嫌疑。
鉴于赵嵩德家住在厂坡村的中心位置,家中有父母、哥哥、两个弟弟、妻子以及刚出生50多天的孩子,人口复杂;村内通道纵横、地形复杂,抓捕难度极大。为了确保抓捕工作万无一失,专案组决定采取智取的抓捕方案。
于是,专案组将抓捕力量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封锁村中进出口,堵死罪犯外逃线路;第二组在村公所隐蔽待命;第三组化装后在村内机动内应外接。
……
1月17日早8时,村公所文书孔敬函来到赵嵩德家,见赵嵩德的妻子正在院内干活,便跨进院子问:“嵩德在家吗?”
“这个懒虫还在睡觉呢!”赵嵩德的妻子颇有不满地说道。
孔敬函说:“快叫他起来,他以前做生意的朋友从昆明打来长途,快点哈,长途电话话费可高呢!”
“好好好,我这就去叫他。”
……
然而,5分钟后,出来的是两个个头、年龄和样貌都颇为相似的男子。这下侦查员们麻爪了,到底哪个是赵嵩德?
当两人来到村公所时,梁正军急中生智,故意指着放在桌子上的电话听筒说道:“赵嵩德,去接电话。”
赵嵩德果然中计,当他走到电话机旁边准备拿起电话听筒时,梁正军和吕国贤同时发动,先将赵嵩德踢翻,然后铐上一副锃亮的手铐。
当晚,赵嵩德对自己因为用电矛盾而报复水电局为目的,于1986年4月开始至1989年1月2日止所犯下的6起爆炸高压线电杆和书写九封匿名恐吓信勒索钱财的犯罪事实。
至此,本案告破。
1989年7月12日,赵嵩德被大理州中级人民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和破坏电力设施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13时整,赵嵩德在大银甸77号高压线电杆下被执行枪决,让宾川县人民提心吊胆担心随时可能断电的幽灵彻底魂飞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