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孩子一样,小雨小的时候也并不喜欢学习,小雨的父母后来回忆说。大家都夸小雨聪明,父母倒是觉得,小时候的小雨和其他小孩子相比并不是有很大差距,无论是智力上,还是对学习成绩上。像大多数家长一样,在小雨一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给她买了很多的书,像什么《唐诗300首》、《幼儿数学》、《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一有空闲的时候,就给她灌输知识,但是她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大的兴趣。往往是父母一边讲,她一边玩,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对学习根本不感兴趣。当父亲让她背诵昨天教的诗时,她只是摆弄着玩具,不理不睬。父亲提醒她“鹅,鹅,鹅……”,她依然没有反应,反而举起玩具说:“爸爸,我要好多好多的玩具!”
小雨倒是挺喜欢小汽车的,整天拿着个小汽车摆弄。有一天,她举着小汽车问父亲:“爸爸,汽车为什么4个轮子?”父亲一边看报纸,一边随口答道:“4个轮子才稳当嘛。”她又问:“那,三轮车为什么是3个轮子?”父亲有些不耐烦,因为他正在看一条重要新闻,只是简单地回答说:“有3个轮子,也就稳当了。”接着,她又问:“那,自行车怎么只有两个轮子?”这时,父亲放下了报纸,有些吃惊又有些尴尬地看着小雨,小雨正睁大眼睛看着他。父女对视了一分钟,父亲才缓过神来。
从小雨乌黑但充满疑问的大眼睛里,父亲像是看到了什么启示。他想到,这不就是几何的几个基本原理吗?虽然这只是实际生活中的几个小小的疑问,但正是因为是实际的,不是比数学上的理论更鲜明、更活泼吗?父亲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像是大梦初醒一般,一把把小雨扯到怀里,说:“好孩子,来,爸爸给你讲!”于是,父亲就用最浅显的话,认认真真地给小雨讲解起来。这次,小雨竟然一动不动,昂着脑袋,老老实实地听着父亲的话,既不乱讲话,也不做小动作了。调皮、不爱学习、不会背诗的小雨,现在多么像一个好学生啊!
这件事情给了父母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前听这句话,父母还不太相信,认为她根本不去学习,哪里来的兴趣?她哪里知道学习的兴趣?难道只是吃啊、玩啊这些兴趣吗?现在,父母明白了,兴趣不仅仅存在于课本中、课堂上,更多的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从此,父母也开始发现,小雨原来是个很爱学习的孩子,她总是在不停地提问。她会问:“爸爸,为什么天是蓝的?”会问:“妈妈,为什么海水也是蓝的?”还会问:“为什么喝的水、洗脸的水,没有颜色?”以前,父母会觉得烦,要么胡乱说说,要么搪塞不理。现在,他们认真地对待小雨的各种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一面让她自己考虑,一面自己补习各种知识,然后再告诉她。小雨的求知态度得到了认真的回答,她的求知热情也就更加高涨起来,不断地提问,也在不断地获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