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为什么希望美联储降息?原因是,美国经济太过于依赖财政支持,但是美国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国债利息负担在高利息之下难以为继。如果美联储能够降息,意味着美国经济将获得宝贵的流动性,缓解美国政府的困难。很显然,美联储拒绝了美国政府降息的要求,三月份宣布继续维持4.25%-4.5%的利率水平。美国政府在高息之下,根本难以卸下债务负担。
特朗普不管是对美联储劝说,还是警告美联储再不降息,美国政府就会制造一场经济衰退,都没有动摇美联储注意鲍威尔的利率政策。

美国政府希望美联储降息,是为了尽可能少支付债务利息,现在美国财政部每个月需要支付的国债利息超过1000亿美元,而高息之下的美国经济,又极度依赖财政刺激。只有降息,才能让美国经济软着陆,不降息,意味着美国政府需要继续去借高利息的美国国债,美国政府并不想这么做。
美联储为什么不降息呢?难道美联储不想缓解美国政府的困难吗?很显然,相对于美国政府的财政困难,美联储降息后的负面效应,才是美国难以应付的。
首先,降息之后,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实体经济短期内无法充分吸收降息后的流动性,物价上升难以避免。通胀的产生会导致底层民众被洗劫,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这意味着美国应对通胀的同时,还要应对因贫富分化更严重引发的社会问题。
其次,美元流动性增加会导致美元贬值,虽然贬值有利于出口,但是进口价格也会跟着上升。作为一个贸易逆差国,流动性通胀将会叠加输入性通胀,继续强化美国的通胀。美元贬值还会导致美元计价的资产价值下降,进而影响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信心。一旦这种条件下降息,美元外流将会对美国金融市场造成冲击,这种冲击是美联储难以应付的。
当下美国金融市场泡沫泛起,这个时候一旦出现资本外流,必然导致美国资产价格暴跌,从而诱发更严重的经济萧条。这远远不是经济衰退可以简单概括。如果金融泡沫短时间内破裂,金融海啸的冲击将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第三,美元冲出美国会导致全球汇率市场出现波动。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全球跟随美国进行量化宽松,以免被廉价美元冲击。这将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和经济关系紧张,会反过来对美国经济形成负面影响。
再往深了解释,美国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比如过度依赖消费,储蓄率太低,财政赤字太高,产业空心化严重等等。加息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这些结构性矛盾的。如果美国经济长期依赖低利率带来的流动性刺激的话,这些结构性矛盾将会越来越严重,根本就难以缓解。
如果这时候降息,意味着利率政策发挥作用非常有限,当未来美国经济再出现问题的时候,政策工具将变得无效。到那时,只有听天由命的份了。
简单总结就是,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本质上是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的需要进行调整的。如果美国政府有需要,现在状况下,降息固然缓解了美国财政层面的燃眉之急,但是却给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埋下了一个大雷。
美联储不降息,就是逼着美国去缓解经济结构性问题。既然有那么多的毛病,还总想呆在舒适区间。在美联储看来,美国经济依赖低利率刺激的本质是在吸毒,而这样的刺激效果只会越来越小。所以美国经济只有强大自身,才能不依赖毒瘾缓过来。
美联储不降息,美国财政难以为继就不得不缩减开支,缩减开支的部分就包含停止偿还外债。美国金融资本家认为,特朗普在有意制造经济衰退,给美联储施加压力。川普的施政方略旨在告诫美联储,你不给我毒品我就给你摆烂。但是在美联储看来,经济衰退也是咎由自取,不可能永远依靠毒品刺激。既然你要摆烂那就摆烂吧,反正只要能够出清风险,怎么做都无所谓。
特朗普的法子,在美联储看来,就是在进行休克疗法,这也是一些陷入财政危机的国家进行的激进措施。说白了,川普这个时候裁撤美国的政府部门是对的,但是过度裁撤会导致很多人失业,这会加剧经济困境。但是在美联储看来,川普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进行激进的贸易战,关税固然可以短期内增加美国的财政收入,但是长期来看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美国难以承受的。
现在,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的争斗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如果川普不屈服于华尔街,那么接下来,美国政府就会采取更激进的措施,那就是停止偿还外债。

目前美国国债总规模有36万亿,其中30%,大约8.5万亿为各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这部分债务主要持有国包括日本,中国,英国等国家。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的资本流动报告,中国现在持有美债的规模为7608亿美元,过去一整年,我们都在减持美国国债。除了中国,全球各国持有的美债在去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持,如果美国外债一直被减持,意味着美国必须对内发债来偿还外债。这将会加剧美国的债务状况。
基于此,才有了一个美国政府准备赖账的海湖庄园协议。美国既然不能阻止外国债权人的减持,就想办法将这些外债兑换成世纪债务,并且不打算支付利息,而且不允许国外债权人进行交易。很显然,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签署海湖庄园协议,毕竟这意味着借给美国的钱都打水漂了。海湖庄园协议,会加速各国抛售美债的速度。
但是美国政府不会容忍这些债权国的持续抛售。于是就给海外的债权国提出了条件,如果哪个债权国不签署海湖庄园协议,美国将不再为其提供军事保护。同时,美国计划划出一个贸易区域,只允许签署了海湖庄园协议的国家进入,而哪些不签署该协议的国家,都将面对美国的高关税。
很显然,这种设计,本质上就是赖账行为,说白了就是你们不是抛售美债吗?你们接下来不要说抛售了,我不还你们钱了,条件是国家安全和对美国出口。如果不同意,那就别怪我对你们开动更激烈的贸易战了。要钱还是要命,各位选一条吧?
这种公然赖账的讹诈行为,其实大国很少会用。因为这意味着美国的国家信誉在丧失,谁会跟一个言而无信的国家无休止的纠缠呢?谁又会继续采用一个没有信誉国家发行的货币呢?

大家不要觉得美国政府公然赖账有多么不靠谱,事实上,特不靠谱上台以来所做的事情虽然大家看着不靠谱,但是他却一直将自己的不靠谱践行到底。比如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关税,比如为了结束俄乌战争不惜背刺欧洲,比如为了面子上好看,逼迫巴拿马交出苏伊士运河,再比如就算格陵兰岛属于丹麦,也要赤裸裸的抢夺等等。这一系列的不靠谱看上去哪一条不是大逆不道,但是哪一条人家不是在实施呢?
从这一层面上说,美国或许真的会逼迫所有的债权国签署海湖庄园协议。表面上看,我们大概率是不会屈服于美国淫威之下的,但是架不住别的国家受不了美国的压力啊。
比如说,日本,韩国,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会不会签署呢?这个就要看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商议速度了,假如在美国赖账之前,中国和欧洲国家达成一致,大家都不签署海湖庄园协议,那么大家还可以再拉一个群,不带美国玩就完了。但是如果在这之前,美国就完成了对其他国家的逼迫呢?如果那些个小国没有持有多少美债,觉得就是钱不要了也无所谓,只要跟美国做生意就行。这样大量的小国跟美国签署这些协议,就标志着美国的赖账完成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假如美国跟很多国家都签署了相关协议,其中日本觉得美国欠了自己1万多亿,签了太亏,就不愿意签署。这时候,为了惩罚日本,美国会要求签署了相关协议的国家不要跟日本做生意,甚至公开表示不再对日本提供军事保护。这种事儿,看起来不大可能,但是特不靠谱做起来却未必不靠谱。请问,日本敢不敢不签署呢?

同样的道理,如果是中国呢?我们不签署,但是东南亚,日本以及欧洲国家如果都签了。你不签,美国就用这份协议要求别的国家切断跟我们的贸易往来。咱们的外贸可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每年可以创造上万亿美元的贸易盈余。大家可以说说,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一个不断衰退的大国,是极其危险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地位,明知不敌也会拼一把。曾经大英帝国也是竭尽所能的打压美国,哪怕自己殖民体系解体,也在所不惜!没有哪个帝国可以永远强大,自然也就没有哪个霸权国家可以永远称霸下去。当今的美国,工业实力不断衰退,事实上已经进入到了帝国余晖的最后阶段。这种时候,美国尤其在意其霸主地位,尤其想通过自己所有能用的手段,对其他大国进行极限打压。哪怕明知道不敌,哪怕最终把自己累死,也会不惜一切,对竞争者拼死一搏。
一战之前,美国在经济实力上已经后来居上,工业实力超过英国好几倍。但是彼时,英镑是世界货币,英国海军称霸全球海洋。而且英国是美国的主要债权国,虽然看上去美国已经很强大,英国实际上是不鸟美国的。
直到一战之后,大英帝国在战争的消耗下奄奄一息。再也没有了足够的实力跟美国争夺世界主导权。但是这样的英国,难道甘愿放弃世界霸权吗?毕竟一战之后,英镑依然是世界货币,英国海军依然掌控着世界海洋,英国的殖民地体系依然保持完整。虽然一战后,大英帝国的霸权已经难以为继,但是英国依然对美国进行了极限打压。就算明知道综合实力不如美国,也不惜动用所有的力量,对美国拼死一搏。
英国在当时都用了哪些手段呢?这些手段跟今天美国对中国又何其相似?
第一,赖账不还。一战前,美国欠英国很多钱。但是一战过程中,工业实力不如德国的英国不得不依赖美国的工业生产来维持战争。英国对美国的军事订货不但将美国欠自己的外债花完了,还反过来欠了美国50亿美元。
一战打完后,英国最开始还了15亿美元,接着剩下的35亿就耍赖不还了。把美国给气的七窍生烟,美国国民恨透了英国政府。发誓英国再有战争绝不再帮助英国。以至于二战爆发后,罗斯福还必须苦口婆心地劝说美国国民要对英国进行支援。那一套借水管给失火邻居的言论,正是促成了二战对英国支援的租借法案。当然,一战欠了美国35亿不还,最终将大西洋上几十个岛屿抵债给美国了。

二战美国一共借给英国390亿美元,这笔钱英国人再也没敢赖账,到2006年才还清。英国人之所以不敢赖账,主要是二战中美国人对英国太狠了,几乎将英国几百年积累的财富给敲诈一空。赖账一时爽,再找人借钱的时候,要支付的成本远远大于自己的能力。大英帝国最后也算求锤得锤,报应不爽。
第二:金融战,一战后,英国黄金储备已经不如美国,金本位时代,英镑的货币地位也开始逐渐被美元超越。很显然,英国不甘心将金融霸权拱手让人,于是开启了对美国打压的金融战争。
这场金融战从一战结束打到1928年。连续的金融战导致英国中央银行被挤兑破产,英镑贬值三分之二。虽然英国最终没有将美国给彻底击垮,但是也迫使美国陷入了经济大萧条中难以自拔。后来的二战才算将美国给救了过来。这些都是后话。
第三,贸易战。一战后英国控制着庞大的殖民地,拥有全球最大的原材料来源地和商品市场。金融战败后,英国人一不还给美国人外债,二对美国加征高额关税,就不允许美国商品进入英国市场。
美国一战中对英国可谓仁至义尽,怎么也没想到英国人如此打压自己。于是二战中就开始着手肢解英国殖民地体系。英国对美国的贸易战,最终以殖民地瓦解为代价结束。英国也彻底将世界霸权拱手交给了美国。
英美霸权的交接,伴随着两次大战和英国对美国的极限打压。按道理说,英国一战后在综合国力上早已不是美国的对手,为什么依然会选择跟美国一搏呢?说白了,谁也不想将世界霸权拱手相让,英国在帝国的余晖中奋力一搏,无非是想求得一丝击败美国的机会,所以什么下三滥的招数都用。
当下的美国,就像当年的英国那样。早在十年前,其工业产值已经被我们超越。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发展潜力,美国实际上都不如中国。如果放任中国发展,那么中国迟早会取代美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很显然,美国并不愿意将霸权拱手相让。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明明美国实力早已不济,但是依然对我们发起金融战,贸易战的原因。现在美国又打算用下三滥的手法赖账,说白了,其手段跟当年的英国何其相似?都是在霸权的余晖下的尽力挣扎罢了。

参考当年美国取代英国的方法,我们对美国的极限打压,根本就不用做任何屈服。因为当下美国自身的结构性问题决定了,无论美国怎么出幺蛾子,最终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哪怕美国的这些下三滥手法会给我们造成严重的伤害,在未来我们有的是机会找回场子。今天美国的一切无赖行为,都将会在未来数倍的还回来。大国博弈需要智慧,我们现在最大的诉求就是求稳,用发展换美国倒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