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理学家陈俊钦先生提出了一个理论:黑羊效应。
黑羊效应指的是,一群好人欺负一个好人,其他好人却坐视不管的诡异现象。
当人人都自危时,你还是原来的你吗?
这里边涉及到3类角色,无辜的受害者、无心的加害者、无力的旁观者。而你我,就是这3类角色中的其中一个。
详细一点来解释:
一群原本善良的人(屠夫)无意识地联合攻击一个无辜个体(黑羊),而其他旁观者(白羊)保持冷漠或默许。
该效应揭示了,善恶在特定环境下的转化性,强调群体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02
先来捋清楚3类角色的不同之处。
无助的黑羊——受害者。常常什么也没做,就无辜遭受周围人群的攻击。
持刀的屠夫——加害者。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只觉得跟着大家一起对某个人做某些事很有趣。
冷漠的白羊——旁观者。目睹部分或全部过程,却没采取任何行动。
举个例子。
你是老实人(黑羊),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可身边人(屠夫)就是看你不顺眼,从而来欺负你。在你受到欺负的时候,没有人(白羊)会来帮助你。
不论是(屠夫),还是(白羊),他们都觉得,你这个老实人(黑羊)被欺负,就是活该的,因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老实人(黑羊)不懂得反抗,所以(屠夫)会更加嚣张、肆无忌惮。也由于(白羊)袖手旁观,所以老实人(黑羊)被欺负惨了。
03
这一点,看看互联网就知道了。
A是当红人物,平时也安分守己。网友们对于A,也都是各种赞扬、推崇。
突然有一天,A的某些丑闻(不知真假)被曝光了出来。这个时候,原本赞扬A的网友们,就会变了一副模样,对A各种指责。
曝光的人,就是上文谈到的(屠夫),而各种舆论指责的网友,就是(白羊),至于被曝光的A,就是(黑羊)。
不论A(黑羊)是否做错,网友们(白羊)都是随波逐流去指责、批判。至于曝光者(屠夫),也就利用了羊群效应,引导了舆论。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网友们(白羊),会失去分辨事情真伪的理性呢?
因为人性随波逐流,看到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看到别人骂什么,自己也跟着骂什么,丝毫没有考虑过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就是典型的“黑羊效应”。
当我们面对巨大的压力时,通常会把无法自圆其说的问题转移给相对软弱的人,从而形成一群好人欺负一个好人的"黑羊效应"。
04
如果还不懂,可以结合生活日常来分析。
你是儿媳妇,性格比较软弱。这个时候,公婆就有可能欺负你,给你脸色看。
由于你忍受不住公婆的欺负,就把这些事儿,曝光在了群聊或者朋友圈当中,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委屈。
而看到这些事儿的亲朋好友,非但没有安慰你,有的人选择袖手旁观,有的人选择落井下石,有的人选择倒打一耙。让你愈发气愤。
愈发势单力薄的你,也就被公婆疯狂欺负、报复。因为每个人都在袖手旁观,甚至混淆是非,所以你的处境会愈发困难。
问题就来了,本来是你被欺负,为什么没有人会帮你呢?
很简单,其他人都想着“看大戏”,而没有想过拯救任何人。哪怕你被欺负死了,别人也只会认为你懦弱,活该被欺负。
可见,受到“黑羊效应”的影响,每个人都是加害者,并不是好人。
05
写到最后
说得再露骨一点。
今天,有人看你不顺眼,拆了你的房子。身边人看到你被拆了房子,非但没有同情你,还会觉得你活该被拆了房子,
未来的某一天,那些嘲笑你的人当中,有个人也被拆了房子,那你就会嘲笑他,回旋镖打到他的头上了,活该。
这,就形成了“底层互害”的“黑羊效应”局面。
一个无辜的人,被强大的人欺负,身边人非但没有帮助无辜的人,还在一旁看戏,甚至嘲笑、落井下石那个无辜的人,导致悲剧发生。
现阶段的“网暴”,就是“黑羊效应”的表现。每个人,都成为了加害者。
这种扭曲的现象,值得每个人深思。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