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源于心寒,心寒引发抑郁,今年春天留意“精神疾病”突发

张登峰科普说说 2025-04-17 14:01:25

“菜花黄,人发狂”

“春天的太阳分外温柔,而我却觉得疲惫,一点力气也没有。”

虽然 SAD 通常发生在黑暗、寒冷的冬季,但研究表明,有约 10% 的 SAD 患者会在春季经历“季节性抑郁”。

先天体寒与后天心寒相互交织,让身心被寒气笼罩,而心寒,更是诸多抑郁症患者难以驱散阴霾的关键所在。

01 意志力下降

表现:注意力涣散,如"神不守舍"

病机:心脾两虚,气血不能濡养心神

调理:按压神门穴(腕横纹尺侧端),每日叩击百会穴(头顶正中)20次

02 精神不振

表现:情绪低落,如"梅雨缠绵"

病机:肝郁乘脾,痰湿蒙蔽清窍

调理:陈皮+玫瑰花+茯苓煮水代茶,芳香醒脾

03 失眠/嗜睡

表现:昼夜颠倒,如"阴阳失序"

病机:心肾不交,胆气不足

调理:睡前温灸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日间推揉胆经(裤缝外侧)

04 食欲改变

表现:暴食或厌食,如"脾胃失衡"

病机:肝木克土,中焦运化失常

调理:厌食者用山楂麦芽茶,暴食者服保和丸

05 社交回避

表现:闭门独居,如"心阳不振"

病机:肺气虚怯,卫气不足

调理:黄芪+西洋参泡水,练习"六字诀"呼吸法

06 自我否定

表现:自我价值感低,如"心火熄灭"

病机:心肾阳虚,君火不明

调理:艾灸关元(脐下三寸),练习"站桩"培补元气

李女士,32岁,银行职员。主诉春季持续情绪低落5年,今年加重伴失眠、食少。就诊时面色萎黄,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自述"像朵蔫了的花,连最喜欢的插花课都提不起劲"。

辨证:肝郁脾虚症。春季肝木当令,本应条达疏泄,但患者平素思虑过度,脾虚运化失常,形成"肝郁-脾虚-气血虚"的恶性循环。舌象提示脾虚湿困,脉象反映阳气不足。

开方:柴胡、黄芩、桂枝、干姜、天花粉、生牡蛎(先煎)、炙甘草、黄芪、党参、白术、当归、茯苓。

请注意:每个人体质、病情都不同,咱们要辨证施治,一人一方!

结果怎么样了?

二诊:食欲改善,食量增加,但睡眠仍浅。自述"胃里暖和了,但夜里容易醒"。及时调整药方,加入远志、酸枣仁。

三诊:入睡困难减轻,白天精力恢复,情绪明显好转,主动约朋友外出踏青,自述"感觉心里那团雾散开了"。继续服用40剂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次年春季未再复发。

写到最后

面对抑郁症患者,我们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耐心。他们的伪装并非欺骗,而是对正常生活的执着;他们扭曲的认知并非故意为之,而是疾病所致。

0 阅读:52
评论列表
  • 中医好历害的源于.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中医這点做到啦。能天天出來宣传大家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呢,这点中医还是做到啦。你要是说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是不对,那他们就会说你不爱国,汉奸等等。这点中医们也做到啦。(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