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手率选股法:
换手率是指某只股票在一定时间内的成交股数与其流通股本之间的比值,换手率高的股票表明资金进入量相对较多,属热门股;反之,换手率低的股票资金进入量相对少,属冷门股。
一般来讲,换手率较高的股票,往往也是短线资金追逐的对象,投机性较强,股价起伏较大,风险也相对较大。以下是一个日换手率的参考数据表:
要点:
1 高换手率股价在上涨,说明主力积极拉升做高动机。
2 高换手率股价不涨,说明借机出货。
3 股价在底部,低换手率。但股价大幅上涨,说明主力控盘较高。
换手率的几项释义
1、象征着股票热度
股票的换手率越高,意味着该只股票越活跃,人们购买该只股票的意愿越高,属于热门股;反之,股票的换手率越低,则表明该只股票少人关注,属于冷门股。
2、象征着变现能力
换手率高一般意味着股票流通性好,进出市场比较容易,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换手率较高的股票,往往也是短线资金追逐的对象,投机性较强,股价起伏较大,风险也相对较大。
3、与股价走势密不可分
将换手率与股价走势相结合,可以对未来的股价做出一定的预测和判断。某只股票的换手率突然上升,成交量放大,可能意味着有投资者在大量买进,股价可能会随之上扬。如果某只股票持续上涨了一个时期后,换手率又迅速上升,则可能意味着一些获利者要套现,股价可能会下跌。
4、新股上市换手率高
新股上市之初换手率高是很自然的事儿,一度也曾上演过新股不败的神话,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新股上市后高开低走成为现实。显然已得不出换手率高一定能上涨的结论,但是换手率高也是支持股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5、应提防主力派发
相对高位成交量突然放大,主力派发的意愿是很明显的,然而,在高位放出量来也不是容易的事儿,一般伴随有一些利好出台时,才会放出成交量,主力才能顺利完成派发,这种例子是很多的。
6、新资金介入信号
底部放量的股票,其换手率高,表明新资金介入的迹象较为明显,未来的上涨空间相对较大,越是底部换手充分,上行中的抛压越轻。
股票换手率达到45%说明了什么?
股票换手率指标是反应一只股票的活跃度,也就是主动性参与买卖的投资者情况。当换手率高说明这只股票主动性参与买卖的人多;反之换手率低,说明这只股票低迷,投资者参与度低。
当股票换手率达到45%说明什么呢?
(1)说明筹码流动性太高了
说明当天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份有45%的比例有出现买卖,也就是有45%的流通股份有人拿出来卖掉了,同时也是有45%的股份被投资者买入了。总得来说就是这只股票有45%的股份出现流动达成交易买卖了。
比如某上市公司总股本为1000股,而流通股本也是1000股,而当某一天就有450股出现了达成交易买卖,意思就是这450股已经流动过,占比总流通股本的45%,所以股票市场就用换手率指标来统计筹码流动性高低。
(2)说明这只股票关注度非常高
正常的股票换手率是比较低的,换手率低说明投资者主动卖出买入不积极,大家对于这只股票关注度不高。而一只股票换手率高达45%已经是相当高了。确实说明这只股票人气非常高了,有人愿意卖出,也有人愿意买入;
(3)说明股票多空博弈强烈
股票换手率高达45%,意思就是这只股票的流通股份有45%的比例被看空者卖出兑现了。但同时也有很多人看涨这只股票,才会去主动买入,接手这只股票45%的筹码。从这里可以说明这只股票看涨的人多,看跌的人也多,存在多空博弈的人多,多空博弈激烈。
换手率实战技巧:
投资者通过换手率分析主力动作的时候,应把握以下几点。
(1)关注换手率一直保持充沛、价涨量增的个股。这表明主力已深度介入,由于股价上涨会不断受到获利盘和解套盘的卖压,换手越是积极充分,则卖压盘清洗得也就越彻底,持股者平均成本不断提高,上行所遇的卖压也大为减轻。
(2)连续多天换手率处于高位,股价随之大涨并远强于大盘。这种现象一直存在,不过结果却有多种,有主力拉高建仓的可能,也有短线游资炒一把的可能,还有老主力出货的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一步研判。
(3)换手率激增,股价波动不大,大盘变化不大。这是一种出现概率并不低的现象,表明有大量的筹码在特定的小区域内换手,一般来说这是事先约定的换手,很有研究价值。
根据换手率看主力洗盘:
如图8-9所示,卧龙电气在被主力拉升的过程中,股价也曾经历过打压的过程。对于主力深度介入其中的股票来说,在主力打压洗盘时,一定是散户在大量的出货。既然主力不参与出货,那么换手率一定不会很高。
与拉升阶段主力不断拉抬股价不同的是,打压股价的换手率是萎缩的。图中在卧龙电气这只股票的两个洗盘位置中,其换手率都呈现出了萎缩的状态。这正好说明了主力在打压股价时惜售股票,印证了主力在该股中的存在。
如图8-10所示,皖通高速虽然算不上是2008年底到2009年底的股市反弹中的大牛股,但是其中却明显看出主力的存在。图中A位置换手率的放大对应着股价的底部,这正是主力建仓所在的价位。
而图中B位置恰好是主力拉升出货的位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力放大换手率建仓和出货的动作简直是太明显不过了。通过分析换手率,主力的行踪就一目了然了。
换手率高低出现的位置决定该股后期走势:
(1)高位高换手:高换手率如果出现在阶段性顶部,意味着短期风险来临,主力出货的概率较大。
(2)低位高换手:高换手率如果出现在阶段性底部,尤其底部放量的个股,意味着主力已经盯上该股了,新的资金入场,从此该股开始活跃,短期机会来临,主力吸筹的概率较大。等待筹码集中到一定程度后,该股后市会走出一波像样的上涨行情。
换手率8大技巧
1、低换手率表明多空双方的意见基本一致,股价一般会保持原有的运行趋势。多数情况下是小幅下跌或横盘运行。
2、高换手率表明多空双方的分歧较大,但只要成交活跃的状况能够维持,一般股价都会呈现出上扬走的势。
3、过低或过高的换手率是股价变盘的先行指标。一般而言,在股价出现长时间调整后,如果连续一周多的时间内换手率都保持在极低的水平(如周换手率在2%以下),则往往预示着多空双方都处于观望之中。由于空方的力量已经基本释放完毕,此时的股价基本已进入了底部区域,此后,很容易出现上涨行情。
4、投资者首先要区分高换手率出现的相对位置。如果个股是在长时间低迷后出现高换手率的,且较高的换手率能够维持几个交易日,则一般可以看做是新增资金介入较为明显的一种迹象,此时,高换手率的可信度比较好。由于是底部放量,加之又是换手充分,因此,该股未来的上涨空间应相对较大,同时成为强势股的可能性也很大。
5、在相对高位突然出现高换手率且成交量突然放大,一般成为下跌前兆的可能性较大。这种情况多伴随有个股或大盘的利好出台,此时,已经获利的筹码会借机出局,顺利完成派发,“利好出尽是利空”的情况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出现的。对于高位高换手率,投资者应谨慎对待。
6、长时间高换手率的股票,多数情况下部分持仓较大的机构会因无法出局而采取对倒自救的办法来吸引跟风盘。对于那些换手充分但涨幅有限的品种投资者应该引起警惕。
7、长时间低换手率的个股往往是陷于长期低迷行情中,此时投资者不宜介入,而要等待其放量拉长阳,趋势彻底转强后,才能考虑参与投资。
8、巨大涨幅后的高换手率个股要谨慎。从历史走势观察,个股出现巨大涨幅后,当单日换手率超过10%以上时,个股进入短期调整的概率偏大,尤其是连续数个交易日的换手超过7%以上,投资者则更要小心谨慎。
最后,交易者间不是技术、系统的竞争,而是交易思想,交易哲学和交易之道的竞争,后者决定了交易行为、技术和结果。
悟道修行,明心见性。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务取真经。
自从有了资本市场,人类多了一个无形而残酷的争夺利益的战场,各种作战理论应运而生,正统学院派、基本分析派和技术分析派,边缘的如混沌理论、星象理论、周易八卦等,不一而足。本人尊重并曾沉湎于这些理论,但作为一个市场实战交易者,现在更看重对市场语言本身的解读和感悟。
很多人沉湎于资本市场,除了金钱诱惑,潜意识陶醉于人类“赌性”的本能也是重要原因。追求刺激、惧怕无聊、盲目自信、屡败屡战等“赌性”特征使然,
日间杂波也提供了貌似可行并“赢利”的机会,受制于赌性,很多人的精力和热忱放在希望迅速获利的侥幸心理上,对冷静观察市场,建立确保稳定赢利的投资风格、策略和心理反而关注不多,频繁且情绪性地交易很难耐心等待“进退有据”的入场和出场时机。
难怪交易大师威廉姆斯说:“我对交易艺术的兴趣,远远超过对最近一两笔交易本身的兴趣”。
华尔街大炒家杰西·利物莫曾说过发人深省的话:“赌博和投机的区别在于前者对市场的波动压注,后者则等待市场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市场中赌博迟早要破产”。
在市场,很多人对预测市场乐此不疲,也实实在在强化着我们的思维,常为对市场某次猜测正确而自豪。为探询和猜测市场未来趋向,很多人研习“易经八卦、紫微斗数”,“混沌理论、神经网络”、“星相假说和周期假说”,“江恩理论”,乃至正统的“宏观经济预测”等千奇百怪的预测知识。这些猜测会有教益,但作为职业炒手,早已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此类问题的探询上,更该做的是“识别不同的市场态势,根据不同的市场态势制订不同的交易计划,并以严格的纪律来执行交易计划”。
因为,不沉湎于精确预测未来这一哲学命题(道氏理论认为“日间杂波”不可预测),单就“风险管理、心理控制”这些成功投资的重要因素对市场和交易考虑得更为周全,交易实践来看,前一种思路交易成绩起伏很大,后种思维方法能使自己持续稳定获利。
一个职业炒手,应在市场好的时候勇猛果断,不好的时候谨慎小心,鲁莽和胆怯都不该是性格。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具有市场直觉和感受是一定程度能预测市场趋向,但就个人经验来看,要持续稳定地赚钱还要讲究“在不同环境下做适当的事情,换句话说,识别不同的市场态势,并以此制订不同的交易计划,以严格的纪律来执行交易计划”对职业炒手而言是一件比预测市场更重要的工作。正确的投资方法可以很多,但正确思维方法却一致。
很多成功投资人风格各异,但一点是共同的,即都具备“每逢大事有静气”和“进退有据”的心理特质。或许,资本市场与别的领域有不同的成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