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旦到了开悟的时候,也就能做到独处,也就学会了享受孤独,并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看透了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内幕,与其天天伪装演戏,与其每天都在戴着面具游走在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群里,还不如一个人做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好。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好多天不出门?如果不是为了出去买一些生活用品,可以做到个把月不出门,而且自己在自己的小窝里待着还不腻歪,因为他没有想见的人,也没有自己想去的地方,就算走出家门也是独来独往,因为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在自己的小窝里,而自己讨厌的东西,大多数都在外面的人和外面的事情里,人群聚集的地方,人们所热议的话题,也不过就是3件事儿。
一开口就是自己当年多么辉煌,话里话外贬低着别人,再就是想办法窥探一下别人的是是非非。别人可以过得好,但不能比我好,别人越是可怜,越是不如自己,自己心里才觉得心里舒服,你说也不过都是这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出去聚在一起干嘛呢?

人就是这样,就在一起走着走着就会感觉不自然,聚在一起又觉得演戏太厌烦,还不如独处更好,随心所欲真的很舒服,不用去猜测别人的心思,不用说在乎别人的情绪,也不去在不喜欢的环境里伪装自己,也不会被所谓的人情世故所左右,也不用在乎那些所谓的礼尚往来所绑架,也不用去随声附和,那些口是心非的话再也不用说了,没了虚情假意,我不用提防墙头草的小人,互相追捧也很令人讨厌。
一个人独处就是减少对外界的依赖性,没了对别人的期待,也没了对任何人的寄托,这样就会减少太多的失落感,如果在家里可以有吃有喝,可以长期不出去,人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真的懂了一句话,“低质量的交往,不如高质量的独处。无高峰必至香蝶自来,懂我者,我惜之,负我者,我弃之。”圈子越小越干净,离开不适合的圈子,就是让自己更健康。

我能做到长期不说一句话,半年,甚至一年,没人给打一个电话,可能有人不相信,出去买菜总要说话吧?不用,我去商超里选购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上面都有标签和价格,选好了去结账,亮出手机扫码,收银员也不会说一句话,然后走人。就是这么简单,全程不需要任何沟通,冬天去一次超市,差不多一周不用出去,外面的任何事情都不想去了解。因为与自己无关,干嘛要自寻烦恼。
以前每天三顿饭,后来变成了每天两顿饭,也不知道吃什么好,不饿就行,没有自己特别想吃的东西,做一次饭菜吃两顿,走的时候一口面条,一碗粥,一点小咸菜也是一顿。以前一顿能吃一斤水饺(每个饺子25克左右,60个左右),现在一顿30个都有些吃不完,可能是年纪老了的原因吧,不喜欢太油腻的食物,饭量也减少了一半以上。

每天晚上10点半强迫自己休息,以前需要开着电视才能睡着,后来改成听半导体,现在改听手机音频,设定一个小时时间,这样就可以对自己催眠。早上5点准时起来工作,打字3000左右,9点钟左右糊弄一口早饭,然后继续做事情,一上午感觉时间很紧迫,没时间想其他的事情。
中午午睡一个小时左右,起来收拾一下房间,不管有没有灰尘,都要象征性走一遍。下午可能要去一次超市,回来准备晚餐,四五点钟吃晚饭,然后准备一下明天早上的素材,胡乱刷刷手机,每天几乎都是这样,不与任何人来往。

有些烦恼都是来自不知足,来自没想开,当放下不能实现的理想,放下实现不了实现不了的东西,真的会让人很轻松,有些烦恼也是来自接触的人太多,“好信”并非是一件好事儿,没事儿看看书真的很好,感觉越老的书越值得去看,一本书可以锁住自己胡思乱想的思绪,懂了修身,慢慢就懂了修心,一个人真的很好,少了太多的烦恼。
你喜欢这样与世无争的生活吗?你也是这样的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