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他们敢把三车道变成一车道。没错,这就是很多人最害怕的一个群体。地摊老板们的“威力”不容小觑。给他们一辆三轮车,城市的夜晚便能瞬间被地摊所占据。为了招揽更多的顾客多赚钱,他们无所顾忌。哪怕是双车道、三车道甚至四车道,在他们面前,都会无一例外地沦为一车道。骑电动车的人们在拥挤中艰难前行,开车的司机们则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
即便相关部门将他们驱赶,禁止他们在此摆摊,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会转而把摊位摆到小路上,机动车道不让摆,那就摆在人行道上,迫使行人不得不走机动车道。这让开店做生意的老板们一到晚上便欲哭无泪。他们花费十几二十万精心挑选地段开设的店铺,一到夜晚,摆地摊的直接把三轮车停在店门口,与他们争抢生意。面对这种情况,即便心中愤懑,却也无可奈何,毕竟一问就是“他们也不容易,他们也在用力地活”。
而这些地摊老板所售卖的商品,更是存在诸多问题。他们童叟无欺?实则不然。其商品往往主打一个价格比店面便宜,卫生状况却比店面差。卖小吃的摊主大多没有健康证,制作小吃的过程中随地乱丢垃圾,卫生问题全都留给了环卫工。最为关键的是,十个地摊中竟有八个存在缺斤少两的现象。给你用七两秤都算是有良心的了,有的甚至直接给你用五两秤,让消费者被坑得心凉凉。
地摊经济并非新生事物,在古代就有集市的存在。但如今的地摊经济,却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管理和正规商业带来了冲击。地摊老板们为了生存而努力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们的行为却影响了城市的秩序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不应被这种无序的地摊经济所破坏,应当追求一种平衡与和谐。
总之,地摊经济现象需要得到有效的规范和管理,既要保障地摊老板们的生存空间,也要维护城市的正常秩序和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