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31个园区,昌平特色产业园启动联席机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7 22:36:10

特色产业园协同“抱团发展”促进协同创新,这样的创新尝试正在北京昌平区落地。4月27日下午,中关村昌平园特色产业园联席机制启动会举办。会上,中关村昌平园特色产业园联席机制启动,该机制为中关村各分园中特色产业园区的“首个”联席机制。

昌平特色产业园启动联席机制。昌发展供图

作为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和未来产业主阵地,昌平区已经形成了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目前,中关村昌平园空间资源逐步释放、产业集聚初步形成。其中,建筑规模超2万平方米的各类产业园区达56家,超5万平方米的32家,各类创新创业载体40余家。其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大医疗产业园、国际医疗器械城(东区)已认定为市级特色产业园区;飞镖、新生巢、禾芫等5家孵化器已认定为北京市标杆孵化器。

随着产业发展进入主导产业能级跨越、未来赛道规模化崛起、创新生态深度聚合的新阶段,如何为产业园区注入更多特色及内涵成为时代赋予的新命题。启动特色产业园联席机制,成为昌平区做出的创新尝试。据介绍,加入联席机制的成员单位等将通过昌平区特色产业园促进会紧密连接起来,形成“竞逐中携手、博弈中共生”的生态格局,推动昌平区所辖园区人才、技术、资金、政策等资源高效流通,以开放协作打破资源壁垒、实现优势互补。

联席工作机制主要包含哪些内容?机制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建立常态化对接交流机制,举办系列品牌活动,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建立诉求汇集机制,集成政策建议收集、政策培训、诉求解决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招商资源、空间资源、平台资源共享;建立园区培育机制,对特色产业园等项目进行培育,并建立园区评价体系。

据悉,中关村昌平园特色产业园联席机制的首批成员单位涉及24家运营管理单位,累计覆盖31个产业园区。首批运营单位产业形态丰富,既有一级开发公司、政府产业平台公司,也有市场化孵化器、社会组织。园区涉及的行业领域多元,覆盖医药健康、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各个领域,具体包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昌发展AI加速中心、北京未来科学城合成生物制造孵化基地、国际医疗器械城(东区)、新元科技园、飞镖国际创新平台等等。

本次活动还安排了丰富的主题演讲环节。火花S-Park创始人、执行董事宋振庆深入剖析园区运营的关键要点。他认为,园区不是纯粹的空间商品概念,而是一个集聚城市资源与产业要素的平台。新时期的特色主题产业园,应具有“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规划先行、政策覆盖、要素铺垫、三级联动、专业配套、生态运营”的鲜明特征。

昌发展集团作为昌平区政府产业生态投资运营平台,多年来通过园区打造、基金投资、服务体系构建等方式,促进区域高精尖产业发展。昌发展集团总经理王颖在演讲中从创新成果转化、主导产业集聚、专业服务深耕、资本要素助力、政企协同创新、创新生态打造等角度同与会者分享特色产业园区运营经验。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赵语涵

0 阅读: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