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精神科康玉春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我经常遇到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他们时而陷入抑郁的深渊,时而又陷入躁狂的巅峰,这种极端的情绪波动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我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时的一个重要发现——拉莫三嗪与中医疏肝理气的结合使用。

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其本质在于神经递质的失衡以及中医所说的“肝气郁结”。西医常用的拉莫三嗪通过调节钠离子通道、稳定神经递质来发挥治疗作用,但很多患者会发现,单一使用拉莫三嗪往往难以达到最佳效果,症状容易反复,药效也可能逐渐递减。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发现中医的疏肝理气法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郁结会导致气血逆乱,从而引发躁狂和抑郁等症状。因此,通过疏肝理气,调和气血,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理状态。
让我通过一个真实的门诊案例来进一步说明。潘女士,28岁,因双相情感障碍Ⅰ型前来就诊。她躁狂发作时易怒毁物,抑郁期则闭门不出,每日情绪波动极大。在西医治疗方面,她服用拉莫三嗪100mg/日,但症状仅控制了50%。结合中医辨证,我发现她属于肝郁气滞,郁久化火。于是,我为她制定了疏肝解郁、清火安神的中药方剂,并在拉莫三嗪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减治疗。
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潘女士的情绪稳定了许多,睡眠也得到了显著改善。随着治疗的深入,我们逐渐减少了拉莫三嗪的药量,而她的抑郁和躁狂症状并没有因此反弹。这一案例充分印证了疏肝理气法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核心价值。

那么,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方面到底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它可以增效减毒。拉莫三嗪虽然有效,但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如皮疹、头痛等。而中药中的柴胡、白芍等药材可以增强肝脏解毒功能,降低药物毒性。
其次,它可以预防复发。疏肝理气方能够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改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情绪波动诱因,降低复发风险。
最后,它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躁狂/抑郁周期调整中药配伍,可以弥补西药“一刀切”的局限性,实现更加精准的治疗。
当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也会有一些疑问,比如中药需要服用多久?能否完全停用西药?对于这些问题,我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解答。一般来说,急性期需要连续用药3-6个月,稳定后可以改为间断调理。而关于西药的使用,我们需要循序渐进地尝试减量,并配合中药维持气血平衡。

总之,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而中西医结合正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法。它不仅能够快速控制症状,还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病理状态,减少复发风险。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正在遭受双相情感障碍的困扰,不妨试试这种方法,或许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