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断供第2天,泽连斯基:听从美国领导

瑞霖聊谈 2025-03-07 15:16:39

特朗普政府3月3日突然切断对乌军援的强硬举措,犹如推倒第一块骨牌,次日,泽连斯基便公开表态"愿在美国领导下推进和谈"。这场始于白宫办公室的激烈争吵,最终演变为地缘博弈力量对比的戏剧性逆转。

2月28日泽连斯基与特朗普的会晤破裂,实为美国战略转向的标志性事件。特朗普团队要求乌克兰开放锂、稀土等战略矿产开采权,这些资源对新能源产业与国防科技至关重要。数据显示,乌克兰已探明锂储量达50万吨,足以满足美国十年需求。此前五角大楼秘密报告显示,乌东部顿巴斯地区的钶钽铁矿储量估值超3万亿美元,恰位于当前俄军控制区。

美国的断供绝非临时起意。2023财年对乌军援中,67%资金最终流入雷神、洛克希德·马丁等军火商账户。特朗普此次叫停的18亿美元援助包里,包含本应交付的300枚"海马斯"火箭弹,其生产线已接到沙特120亿美元订单。资本流向的转变,暴露出美国战略重心正从地缘对抗转向经济。

冯德莱恩提出的欧盟防务基金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充满结构性缺陷:其中430亿欧元需成员国额外筹措,德国明确反对增加财政负担;计划中60%资金用于研发,见效周期长达5-8年。更关键的是,欧洲军火库存已见底,德国军工企业莱茵金属承认,其155毫米炮弹产能仅够满足乌军两周消耗。

泽连斯基的迅速转向,戳破了欧洲"战略自主"的幻象。英国提供的22.6亿英镑贷款附带6.7%高息,且限定用于采购英国军火。法国承诺的"幻影2000"战斗机至今未交付一架,因其生产线重启需18个月。当战争真正进入消耗战阶段,欧洲的援助不过是杯水车薪。

俄罗斯对断供的反应冷静而务实。俄外长拉夫罗夫提及"顿巴斯矿产资源开发需符合国际法",暗示不排除与美协商可能。美国埃克森美孚已派员赴莫斯科商讨里海油气田合作,这或是美俄利益交换的前兆。

乌克兰的妥协代价高昂。若按美方要求开放矿产,其宪法第13条"战略资源国有化"原则将被突破,国家经济命脉将受制于人。更严峻的是,乌政府内部文件显示,西部锂矿带多处位于北约军事训练基地规划区,资源开发与主权让渡已形成捆绑。

这场危机暴露出中型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脆弱性。当美国战略工具箱从"军事援助"切换到"经济杠杆",欧洲的集体行动能力即刻相形见绌。乌克兰危机的终局或许印证了基辛格的预言:小国往往是大国交易的筹码,而非棋手。

0 阅读:0